:::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話說佛蹤道影--三言二拍中的僧道形象
書刊名:問學集
作者:朱珮瑩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1
頁次:頁117-130
主題關鍵詞:三言二拍僧道正面型負面型模式文化意涵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9
「僧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族群,屢屢出現在中國古典文學領域裏。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奇葩-“三言”與“二拍”,對於「僧道」這一族群即有大量的刻劃及諸多負面評價,這種現象值得我們重新檢視與探討。因此,本文即從兩個角度切入探討三言二拍中的僧道形象:一是就文學層面的角度來探討,僧道形象究竟是如何塑造與呈現的,在小說文本裏,僧道形象可歸納為「正面」與「負面」兩大類型,分別成為「善」、「惡」的代表,進一步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僧道形象與小說情節之間明顯帶有模式化的傾向;二是從文化、思想的角度來探討,剖析僧道形象究竟有何重要的文化意涵,並試圖給予較客觀的評價。
圖書
1.馮夢龍。古今小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夢龍。警世通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馮夢龍。醒世恒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凌濛初。拍案驚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凌濛初。二初刻拍案驚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夢龍(1994)。情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映勤(2000)。佛道文化通覽。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美信(19940600)。晚明文學新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卓越(1997)。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明初(1997)。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士瑩(1980)。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群(2000)。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