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口腔癌的手術治療
書刊名:臨床醫學
作者:戴世光張學逸
出版日期:2002
卷期:50:1=295
頁次:頁21-24
主題關鍵詞:口腔癌選擇性頸部廓清術密切追蹤Oral cavity cancerElective neck dissectionWatchful wa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口腔癌是臺灣地區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早期診斷及徹底手術切除是治療口腔癌的最重要步驟。口腔癌的手術分為原發腫瘤及頸部淋巴兩大部分,原發腫瘤的手術原則是徹底切除,切除時需涵蓋足夠的安全距離,才能避免局部復發的產生。手術切除的方式,從簡單的經口切除,到合併下頷骨、上顎或上頷竇切除的複合切除手術(composite operation),其複雜性與對功能的影響隨之增加。早期口腔癌(T1-2)有超過65%可以由經口切除的方式手術,晚期口腔癌(T3-4)則約有50%須接受複合切除手術。對於臨床N0的早期口腔癌頸部處置較有爭議,包括選擇性頸部廓清術(elective neck dissection),或者密切追蹤(watchful waiting)二大主張,近年來多主張施行選擇性部廓清術的策略,以提升頸部控制率。 口腔癌的手術治療結果在局部控制及存活率方,早晚期的差距很大。遠處轉移常發生在晚期病例,可以高達20%,而孫二原發腫瘤的影響口腔症癌存活率的另一大因素,最常出現位置仍然在口腔,病患追蹤時應持續留意。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