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談博物館的文物危機救難措施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林絹娟
作者(外文):Lin, Jiuan-jiuan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6:4
頁次:頁57-62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文物危機救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文物的危機救難措施是文物保存科學的一元,其主要的功能是輔助收藏機構在人禍與天災發生的當時,能以完備的救災設施與人性化且周密的應變能力,達到穩定或降低文物在危機中可能面臨的傷害程度。 在歐美健全的博物館制度下,文物危機救難措施已是博物館行政體系中的一環,此項措施綜合各部門的人力與物資,設計適用於館藏特質的救難措施,並且編組救難中心與成員,在定期實施的演習中修正改善救難措施,以期在危機發生時,能以快速與周詳的救災技術保護其軟硬體資產。 試觀臺灣近年來天災頻繁,重要的古蹟與文物在地震與水患中遭到嚴重毀損,博物館界是否能以此為借鏡,促使文物危機救難措施的方案儘早制訂?還是必須歷經下一次更慘痛的教訓,在面臨天災的同時,本身也成為「人禍」的幫兇。 本文將以美國史密森機構的「國立印第宎博物館救災計畫」(Disaster Planning of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Smithsonian Institute)為評估要素的藍本,登業界在編訂救災措施前應採取的評估步驟,並剖析危機救難措施對收藏機構的機要性,再配合個人對臺灣博物館界現象的觀察,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將文物危機救難措施的觀念、邏輯與基本技術帶給臺灣。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