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歌仔戲唱詞寫作初探
書刊名:臺灣戲專學刊
作者:劉南芳
作者(外文):Liu, Nan-fang
出版日期:2003
卷期:6
頁次:頁141-184
主題關鍵詞:四句聯長短句七字調雜碎調以字行腔依聲填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6
本文討論臺灣歌仔戲劇本創作中「唱詞寫作」的問題;在聲韻方面,包括四句聯、長短句平仄聲韻的佈置、韻腳的選擇與轉換、方言詞彙的使用。在詞情與聲情的協調方面,比較「以字行腔」與「依聲填詞」的寫作原則,探討語言旋律與音樂旋律要如何相輔相成。在詩化的語言方面,藉由「信、達、雅」的原則,敘述唱詞應該如何忠於劇中人的人物形象、環境背景,唱詞鋪排上要力求語言的精鍊、以及感情的準確度。在唱詞的抒情功能上,討論「敘事性的抒情」手法,以及如何在唱詞中適度的加入文采。
會議論文
1.曾永義(1985)。中國詩歌中的語言旋律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彬、陳松民(1986)。薌劇傳統曲調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春曙、王耀華(1986)。福建民間音樂簡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富進(1987)。彙音寶鑑。彙音寶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7)。歌仔戲四大齣之一山伯英臺(下篇)。歌仔戲四大齣之一山伯英臺(下篇)。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南芳、陳彬(1995)。雜碎調在歌仔戲音樂上的成就。緬懷薌劇一代宗師邵江海。漳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松民(1995)。雜碎調的藝術初探。緬懷薌劇一代宗師邵江海。漳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南芳(2000)。彭公案之慈母淚。彭公案之慈母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彬、劉南芳(1995)。雜碎調的成與發展。緬懷薌劇一代宗師邵江海。漳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三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三家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深宮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南芳(2000)。孔雀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南芳(1994)。山伯英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南芳(1995)。李娃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秋。雪枚教子/過五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南芳(1993)。陳三五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南芳(2001)。長生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桂蓮。薌劇─秦香蓮、李妙惠選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少全,鄭亞娜(1988)。三笑姻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