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慧琳「一切經音義」聲類反切中的精系字
書刊名:臺中師院學報
作者:謝美齡
作者(外文):Shie, Mei-ling
出版日期:2003
卷期:17
頁次:頁141-162
主題關鍵詞:慧琳一切經音義精系字四等字中唐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49
期刊論文
1.周法高(19841100)。玄應反切再論。大陸雜誌,69(5),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運乾(1927)。切韻五聲五十一紐考。東北大學季刊,1927(1),1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志韋(1939)。三四等與所謂喻化。燕京學報,26,143-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忠司(19980200)。陳隋初唐漢語聲母綜論--曹憲、陸德明、顏師古、玄應四家音註的綜合考察。新竹師院學報,11,487-5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歐陽宗書(1990)。漢書音注聲母系統。江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4),102-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文亦武(2000)。慧琳《一切經音義》成書年代考實及其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4),1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美齡(19900700)。慧琳反切中的重紐問題。大陸雜誌,81(1),3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美齡(19900800)。慧琳反切中的重紐問題。大陸雜誌,81(2),37-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同龢(19520700)。全本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韵的反切上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下),511-5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廣和(1994)。《大孔雀明王經》咒語義淨跟不空譯音的比較研究--唐代中國北部方音分岐初探。語言研究,增刊,408-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廣和(1984)。唐代八世紀長安音聲紐。語文研究,1984(3),4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陸志韋(1939)。證廣韻五十一聲類。燕京學報,25,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向東(1983)。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983(1),27-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法高(19480600)。玄應反切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上),359-4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白滌洲(19310400)。廣韻聲紐韻類之統計。女師大學術季刊,2(1),965-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法高(1986)。隋唐五代宋初重紐反切硏究。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85-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忠司(1992)。董鍾兩家顏師古音系的比較--兼論音義書音切研究法與初唐讀書音的確定。第二屆國際暨第十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325-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美齡(1989)。慧琳一切經音義聲類新考(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忠司(1973)。曹憲博雅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忠司(1978)。顏師古所作音切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淬伯(1998)。唐代關中音系。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邵榮芬(1981)。切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田正(1987)。慧琳反切總覽。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國維(1955)。天寶韻英元庭堅韻英張戩考聲切韻武玄之韻銓分部考。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慧琳(1970)。一切經音義。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本漢、趙元任、李方桂(1982)。中國音韻學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時儀(1997)。慧琳音義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榮(1956)。切韻音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法高(1975)。中國語言學論文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淬伯(1931)。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榮(1973)。切韻音系。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祖謨(1979)。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著作年代釋疑。問學集。臺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法高(1975)。玄應反切考。中國語言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祖謨(1979)。陳澧切韻考辨誤。問學集。臺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同龢(1981)。全本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的反切上宇。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食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