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關雎〉之「亂」
書刊名:孔孟學報
作者:姜義泰
作者(外文):Chiang, Yi-t'ai
出版日期:2003
卷期:81
頁次:頁35-53
主題關鍵詞:關雎之亂論語詩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針對《論語.泰伯》篇:「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手盈耳哉!」章中「〈關雎〉之亂」四字,歷來都有不同的解釋。這些紛雜的解類都通過對本章「」字的訓詁來表示。在這些訓解中,一作「魯太師摯識〈關雎〉之亂,而首理其亂。」一將「亂」字視作「樂之卒章也」;一將「亂」字作「合樂」解。隨著這些訓解的不同,連帶對「〈關雎〉之亂」四字前後文「師摯之始」、「洋洋乎盈耳哉」也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即根據歷來對此章的解釋和《禮記》、《儀禮》等相關資料來相互考證,求得「亂」字的涵義在古代是古代音樂進行的最後部份。「亂」字應作「樂之卒章也」來訓解。「合樂」解以及「首理其亂」的解釋都有論證上的不足。
期刊論文
1.陰法魯(1964)。《詩經》樂章中的「亂」。北京大學學報,1964(3),6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孔穎達。禮記注疏。禮記注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鹿善繼(1997)。四書說約。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寶楠、劉恭冕(1992)。論語正義。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玄、賈公彥(2001)。儀禮注疏。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熹(1994)。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戴聖、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魏源(1995)。詩古微,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史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左傳注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劉台拱(1995)。論語駢枝,上海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南朝梁)劉勰(1989)。文心雕龍,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