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桌球運動員視覺反應能力與接發球表現的相關研究
書刊名:大專體育學刊
作者:侯淑玲陳金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u, Shu-lingChen, King-hai
出版日期:2003
卷期:5:2(自然科學篇)
頁次:頁67-76
主題關鍵詞:桌球接發球視覺反應能力選材Table tennisRecevingVisual reactionTalent identif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李志林(1991)。乒乓球運動員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發展特徵及其評價的研究。體育科學,1991(6),25-3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俊忠(1992)。大學體育系學生學生運動神經傳導時間與全身反應之研究。大專體育,2(2),45-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honey, M. J.(1989)。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elite and non-elite performance in Olympic weightlif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20(1),1-12。  new window
4.林順萍、陳俊忠(19930400)。田徑訓練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神經傳導速度、動作反應時間、敏捷性及瞬發力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3(2),169-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貞秀(19921200)。桌球校隊與興趣選項學生之反應時間與迴轉之追蹤技能學習之研究。體育學報,14,321-3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全壽(1997)。由性差、地域差看兒童大肌肉活動能力、小肌肉活動能力、學科學習能力的發達傾向及相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炳桂(1997)。比較視覺心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劍如(1982)。大學運動員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文昌(1990)。色彩計畫。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賀立、王金燦、胡亦海、曹策禮(1990)。運動選材學。武漢:武漢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松田岩男、小野三嗣(1965)。運動員體力測驗。台北市:教育部國民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應龍、王汝英(1992)。中國優勢競技項目制勝規律。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麥久(1997)。論運動訓練計畫。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淑慧、王惠民(1995)。實用運動心理問答。臺北市:浩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chmidt, Richard A.(1988)。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al Emphasis。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9.李江山、孫慶文、陳一平、陳建中、黃淑麗、黃榮村、葉素玲、襲充文、櫻井正二郎(1999)。視覺與認知:視覺知覺與視覺運動系統。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