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評Peter A. Hall and David Soskice eds.,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書刊名:臺灣社會福利學刊
作者:古允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u, Yeun-we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5
頁次:頁173-177
主題關鍵詞:社會福利資本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1992 年中,我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甫滿一年,正煎熬在思鄉情切與論文方向之間。指導教授Ian Gough 雖然同意放行讓我在暑假返台省親(其實後來我才知道他也急著去度假),但要求我回台後仔細想想一個問題:台灣的社會福利是崁嵌在什麼樣的脈絡下發展的?   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有很多種,傳統儒家文化、家族結構、歷史遺緒、宗教慈善、政治因素、經濟發展、殖民主義…都可能是答案之一。但作為一位馬派政治經濟學者,Ian Gough 心中的終極核心則是資本主義(capitalism)過程!不論社會階級、政治結構、國家功能、或意識形態等上層結構,無一不是因著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而產生的。因此,當我探討台灣的社會福利發展、尤其是進一步著重在國家的福利制度時,也就不能脫離這樣的脈絡.....
圖書
1.Ku, Yeun-wen(1997)。Welfare Capitalism in Taiwan: State, Economy and Social Policy。Macmillan Press。  new window
2.Esping-Andersen, Gosta、古允文(1999)。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Gordon, D.(1978)。Up and Down the Long Roller Coaste?。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New York:US. Capitalism in Crisis。  new window
2.Gordon, D. M. et(1994)。Long Swings and Stages of Capitalism.。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 and Cri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