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淺談青少年體育運動與健康
書刊名: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作者:黃銘廣
作者(外文):Huang, Ming-kua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3
頁次:頁273-281
主題關鍵詞:運動習慣健康促進運動障礙Sport habitThe improvement of healthSport obstac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6
本文主要探討青少年體育運動與健康(Exercise And Health),目前在國內的研究現況,並整理近幾年來的相關文獻,以提供參考。成人期健康的根基是來自於青少年時期的健康,相同的,成人期後的運動行為也和青少年時期的運動習慣,有明顯的相關。運動的功能在於促進個人的健康,以提昇生活品質,而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而言,適當的身體活動,對身體的成長不僅有明顯的幫助,且對於成人期後的健康也有潛在的影響。因此,希望藉由本文喚起得者對青少年的健康情形、運動習慣、運動認知、和體適能等教育問題的重視並給予正面的影響。
This essay is about the sport and health of the youth, the domestic research and some literature these years. The health of adults is based on the health of adolescence. Similarly, the sport habit of adults is related to the one of adolescence vividly. The function of exercise is to develop one’s health and lift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for the youth, proper exercise is good and helpful to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bodies, but also the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of adults. Therefore, I hope to recall and emphasize the issues of the health of the youth, the sport habit, the recognition f sports, and the fitness education.
期刊論文
1.呂潔如(20010200)。只要你敢秀--青少年街頭流行運動文化初探。學校體育,11(2)=62,108-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atzmarzyk, P. T.、Malina, R. M.、Song, T. M.、Bouchard, C.(1998)。Television view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related fitness of youth in the Quebec Family Study。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3,318-325。  new window
3.Riddoch, C. J.、Boreham, C. A. G.(1995)。The healthy-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Sports Mediciene,19(2),86-100。  new window
4.Biddle, S.(1995)。Exercise and psychosocial health。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66(4),292-297。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澤群(2000)。臺北地區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活動阻礙因素之探討。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迎接千禧年運動與生活品質學術研討會,15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淑芬、陳玉英、卓俊辰(2002)。淡江大學師生運動行為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2002年產官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討會,6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彩華(1998)。臺北市國中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仁宇(1998)。家長之態度行為與其就讀臺北市國中子女之健康體能的關係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祐剛(2001)。臺北市青少年氣喘及肺功能相關因子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玓玲(1991)。國中階段學生的健康行為研究-現況、變化及相關因素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志清(1997)。影響青少年肺功能因素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永薰(1994)。某國中學生健康體能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盈惠(2002)。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明憲(1997)。國小、國中學生體能活動、健康體能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花蓮縣宜昌國民小學、宜昌國民中學二所學校為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卓玉蓮(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國中學生身體活動:認知-行為教育介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雅婷(2002)。氣喘學生與非氣喘學生身體活動及運動社會心理狀況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坤宏(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賈文玲(2001)。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社會因素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慶泰(2002)。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2001)。學生體重控制指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owland, T. W.(1990)。Exercise and Children's Health。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2003)。青少年身體與身心健康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方進隆(1995)。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央通訊社(2003)。三成臺灣民眾久坐不運動成,心臟病高危險群,http://health.healthonline.com.tw/enew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央通訊社(2001)。臺灣有二百六十萬中老年人是肥胖不動麵龜族,http://health.healthonline.com.tw/enew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啟禧醫師私人書坊,http://ortho.clmed.ncku.edu.tw/jlin/MarkHomeFrame.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仁宇(1999)。學校實施學生體重控制之意義及重要性。學生體重控制指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