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敘事時間感做為審美問題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黎慕嫻
出版日期:2004
卷期:5
頁次:頁117+119-134
主題關鍵詞:敘事審美時間感奇異化詩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語言型敘事文本,在物質層面上,有其不可抗拒的順序性。但是,受制於時間序列的敘事文本卻形成自己的時間感,而這種時間感是一種審美問題。本文將論證這種時間感如何做為審美問題。首先,利用傅科的「我說」,擺脫語言的工具性,使語言的天然狀態得以流瀉,於是這將是能指的宇宙洪荒、奇異化的美學世界。在這裡,時間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做為「延宕」(dilatory) 的審美時間。能指的宇宙洪荒、奇異化的美學世界,在文學上即詩性問題。第三節將論述文字如何打造詩性舞台。在詩性舞台得以成立的狀況下。敘事學中廣為人知的敘事時間和故事時間的二元性,便無用武之地。因此,第四節將提出關於敘事學上時間的新觀點:以「接下來呢?」做為審美上的的時間動能。
圖書
1.Полякова, М. Я.、佟景韓(1994)。結構.符號學文藝學:方法論體系和論爭。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蘭•巴特、李幼蒸(199802)。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米歇爾•傅柯、洪維信(200309)。域外思維。台北:行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oucault, Michel、Mehlman, Jeffrey(1987)。La pensée du dehors。New York:Zone Book。  new window
5.奧古斯特•威廉•史雷格爾。關於文學與藝術的講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毅衡(1986)。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托多洛夫、王東亮、王晨陽(1997)。批評的批評--教育小說。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rthes, Roland、Lavers, Annette、Smith, Colin(2001)。Writing Degree Zero。New York:Hill and Wang。  new window
9.Jakobson , Roman、Sebeok, Thomas A.(1960)。Closing Statement: Unguiedcs and Poetics in Style in Language。Cambridge, Mass:MIT Press。  new window
10.Barthes, Roland、Heath, Stephen(1993)。From Work to Text in Image-Music-Text。New York:Noonday。  new window
11.Barthes, Roland、Miller, Richard(1995)。The Pleasure of the Text。Oxford:Blackwell。  new window
12.索緒爾、巴利、薛施藹、高名凱(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arthes, Roland、李幼蒸(1998)。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經之、王岳川(2001)。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arthes, Roland、Miller, Richard(1975)。The Pleasure of the text。New York:Oxford:Blackwell:Hill and Wang:Basil Blackwell。  new window
16.Shklovsky, Victor、劉宗次(1994)。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Genette, Gérard、廖素珊、楊恩祖(2003)。辭格。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古特•穆勒(1948)。Erzählzeit und erzählte。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什克洛夫斯基、劉宗次(1994)。做為手法的藝術。散文埋論。南昌:百花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興(2000)。一九七八年洪範版序。家變。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什克洛夫斯基、方珊(1992)。做為手法的藝術。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407)。結束語:語言學和詩學。結構-符號學文藝學--方法論體系和論爭。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407)。詩學。結構-符號學文藝學--方法論體系和論爭。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古特•穆勒(1968)。Erzählzeit und erzählte。Morphologische Poetik。Tübinge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301)。敘事的論述--關於方法的討論。辭格。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