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路文化對設計表現影響之研究--以虛擬人物「阿貴」為例
書刊名:商業設計學報
作者:李盈盈連德仁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Ying-yingLien, Te-je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8
頁次:頁193-212
主題關鍵詞:網路文化虛擬人物阿貴設計表現Internet cultureVirtual characterA-kueiRepresentation of desig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本研究為進行有關數位內容設計發展方向與應用之前置研究。目的在透過對阿貴的設計表現與其生成發展密切之網路文化現象所進行的交叉分析,藉以釐清兩者關聯性與相互影響層面,並找出可進一步驗證的研究假設;第一,真實虛擬的網路文化確實對當代人們造成影響,此影響已融入一般生活之中;第二,虛擬事物實體化,與真實事物虛擬化的可能--特別是在我們進行設計活動之際。本研究認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虛擬」與「真實」生活經驗之間相互滲透的情境,將逐漸成為生活在此一年代人們共同的生活體驗。因而,真實與虛擬如何相互結合將是未來關鍵的設計條件之一,也是在後續研究有關數位內容發展時應當注意的地方。
This is a research of Taiwan digital cont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t's to propose further hypotheses that can be test and verified through an analysis across the representation of design of A-Kuei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culture by which A-Kuei developed and expanded. What we find are, first, the real virtuality internet culture did affect people's ordinary life of this generation. Second, things would need to be considered the possibilities of both virtual-reality and real-virtuality especially in design activities.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virtuality and reality is becoming people's life experiences nowadays. Ther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virtuality and reality will be the key point for design in the nearly future and,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for the further related researches.
期刊論文
1.詹靜宜(2000)。無厘頭「阿貴」,網友也瘋狂。商業周刊,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佳卉(2000)。春水堂a-Kuei.com.tw卡位亞洲夢工廠─總經理張榮貴。數位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翟本瑞(2002)。網路文化與虛擬生活世界。2002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清華大學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欣怡(1999)。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鐿鈤(2001)。網路入侵--虛擬社區對真實世界的滲透(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明歆(2003)。網際網路的權力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憬屏(2003)。訐譙龍歌曲文本之權力語藝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Turkle, Sherry(1998)。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2)。設計能力與設計意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ull, James、陳芸芸(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剛(1995)。詹明信。臺北:生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stells, Manuel、夏鑄九、王志弘(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皓政(199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齊殷(1999)。網民與非網民的社會意向。網民與非網民的社會意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慧銖(2000)。主題分析法研討。主題分析法研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丁維莉(2002)。張榮貴追夢,阿貴出名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3)。阿貴住的「春水鎮」變身高鐵虛擬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央社(2003)。張榮貴在日領取時代雜誌亞洲英雄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1)。張榮貴到日本,推銷阿貴和特務迷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光爵(2003)。歡樂小阿貴,亞洲大HERO。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文成。後現代主義筆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碧輝。後現代與大眾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教育部線上電子辭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紀雯(1998)。喧譁繁衍大哉問─後現代主義簡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Gospel(2000)。N世代、網路文化與後現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Helsinki Arena 2000-Augmenting a Real City to a Virtual One。  new window
12.(1999)。Interview with Howard Rheingold By David Kelsey, Oct. 1995。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