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互動體感遊戲設計與應用--以國小學童為例
書刊名:教學科技與媒體
作者:劉大成梁朝雲
作者(外文):Liu, Da-chenLiang, Chaucer Chaoyu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70
頁次:頁83-105
主題關鍵詞:體感遊戲遊戲設計互動裝置身體活動Physical gameGame designInteractive devicesBody a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高慧娟(20010600)。兒童遊戲場所事故傷害之預防。學校衛生,38,7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建國、黃榮松(20010900)。國小學生活動空間大小與健康體適能之探討。體育學報,31,8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碧玉(19920200)。淺談學童的體適能。師友月刊,296,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明宗(19940100)。如何擴展兒童的遊戲機會--由文化的觀點探索。空間,54,4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慶輝(19960400)。培養心靈豐盈的自由人--論遊戲在開放教育中的情意功能。傳習,14,12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麗鳳、程一雄、許博厚(20020500)。運動熱能消耗量評估:以跳舞機運動為例。中臺學報:醫護卷,13,3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豫(19960100)。新新人類 新新文化--電腦遊戲在兒童教育的新角色。新幼教,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義雄(20030200)。遊戲是體育的種子。學校體育,13(1)=74,114-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文俊(19980900)。兒童身體活動之相關探討。臺灣體育,99,2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金柱(20020800)。孩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內在動機策略。研習資訊,19(4),55-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唐民翰(2003)。遊戲的靈魂:遊戲性設計。2003美國遊戲開發研討會(GDC)心得分享會,經濟部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辦公室主辦 。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信全(2002)。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昆益(2002)。灰色預測理論應用於電子遊戲產業預測之研究--以台灣市場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維華(2002)。臺灣男性青年人與運動員之人體肢段參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瑪麗亞、Wilson, J. L.、蔣鏡明、李宜安(2002)。High Score!:圖解電子遊戲史。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Johnson, James E.、Christie, James F.、Yawkey, Thomas D.、吳幸玲、郭靜晃(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健康體能評量。臺北市:漢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Game Design Workshop(2003)。Analysis of Digital Games,http://world.std.com/~mahk/GDC2003/Analysis3.ppt, 2003/11/26。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