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詩歌看鮑照的人生觀和文藝觀--以擬行路難十八首為例
書刊名:人文與社會學報
作者:林敬文
作者(外文):Lin, Ching-we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5
頁次:頁109-130
主題關鍵詞:鮑照門閥排偶俊逸擬行路難Pao-ChouFamily of power and positionParallel structureTranscendence over mundane worldNi-Xing-Lu-N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唐海濤(19871200)。鮑照模擬詩的成就。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0(2),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海濤(19861200)。鮑照的「擬行路難」。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龔鵬程(19771000)。由鮑照詩看六朝的人生孤憤。鵝湖,3(4),27-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慶和(1990)。鮑照樂府詩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惠峰(1982)。鮑照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瑞翰(1977)。魏晉南北朝史。臺北:至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延壽(1980)。南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茂倩(1970)。樂府詩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子顯(1980)。南齊書。台北市: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陶潛、陶澍(1975)。靖節先生集。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丕績(1971)。南朝宋鮑明遠先生照年譜。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玄(1988)。禮記鄭注。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翼(1971)。二十二史札記。樂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勞榦(1969)。魏晉南北朝史。華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韓非(1988)。韓非子。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鍾嶸(1988)。詩品。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炎元(1981)。韓詩外傳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善(1988)。昭明文選注。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溥(1971)。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鮑照(1988)。鮑參軍集。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節(1975)。鮑參軍詩註。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夫之(1979)。古詩評選。西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沈德潛(1988)。古詩源。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胡適(1962)。白話文學史。香港:啟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大杰(1971)。中國文學發達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麟生(1975)。中國詩詞概論。文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蔭深(1988)。中國文學史大綱。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988)。中國文學講話(五)魏晉南北朝文學。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馬積高、黃鈞(1998)。中國古代文學史(先秦魏晉南北朝)。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香港中文大學(1994)。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沈約、楊家駱(1980)。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班固(198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魏收、謝啟昆、楊家駱(1980)。魏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葉慶炳、蘇軾(1971)。中國文學史。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81)。史記。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