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跨國與雙層SPV之金融資產證券化--以其意義、作法及可行性為中心
書刊名:臺灣金融財務季刊
作者:張承中
作者(外文):Chang, Cheng-chu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6:2
頁次:頁103-120
主題關鍵詞:SPVSPCSPT特殊目的公司金融資產證券化導管體破產隔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43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自通過並施行已兩年有餘,該條例提供了特殊目的公司與特殊目的信託兩個導管體可供選擇,乍看之下其意似指特殊目的公司或特殊目的信託擇一採用。然而,參考歐美或日本等先進國家有關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經驗,跨國架構、雙(多)層特殊目的架構、或跨國且雙(多)層架構行之有年,係因應不同的需求與不同的目的而生,且運用得非常頻繁與發達。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尚在起步階段,本條例相關規定是否意識到,或容許這些變化型的存在,實有檢討之必要。對此,本文的立場是,解釋上盡量採開放態度。因為,從金融業者設計金融商品的角度看來,法律所允許的空間越廣,業者可發揮之空間則越大,金融商品流通率與成功率也會越高,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各項功能也才能達成。並且,回歸基本面,「架構式融資」本質上乃由創始機構所「自編自導」之非常規交易,因此適當之管制策略不外是將其納入「常規交易」之制約而已。
其他
1.久禮義継(2003)。流動化の会計と税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手行(2003)。信用リスク、マネジメント:促進には国内SPCの全面解禁が必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小企業債権流動化研究会編(2001)。債権の流動化等による中小企業の資金調達の円滑化について--最終報告のポイン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文宇(2003)。淺釋金融資產證券化法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文宇(2002)。資産證券化法制之基本問題研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文宇(2001)。資産證券化之組織功能、法律爭議與管制策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平野嘉秋、大藪卓也、東京SPCマネジメン卜株式会社(2002)。証券化ハンドブッ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彩鈺(2003)。資産擔保證券之研究--以投資人保護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姝靜(1999)。資産證券化法制之研究--以資產擔保證券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仁光(2001)。資産證券化市場國際化之法律規範--以金融資産證券化市場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原田昌平、斎木夏生(2003)。日本のSPCをめぐる現状と課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承中(2004)。論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之特殊目的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華平(2001)。資産證券化--日本經驗之啟示。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華平(2001)。日本資産證券化之方法及市場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鄒岳樺(2003)。金融資產證券化法制之研究--以金融資産證券化條例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藤瀬裕司(2004)。資産の流動化における中間法人のさらなる利用向け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藤瀬裕司(2002)。資産流動化における中間法人ストラクチャーの概要と組成方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