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未來的優質公民:從教師觀點出發談新世紀的品格教育
書刊名:國小特殊教育
作者:林作逸
出版日期:2005
卷期:40
頁次:頁30-34
主題關鍵詞:優質公民教師觀點品格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30
教育是修己成人的歷程。我們想要培養何種人才,端賴未來需要那種優質公民。變動年代中,科技和多元化使我們發現品格成為培養優質公民的最核心價值。從一位學校教師的反省和實踐,觀察新世紀所需的品格教育,並落實在教育中應用,引導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們,更重視教育的本質、以及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論文
1.Murray, Janet(2003)。Contemporary literacy: Essential skills for the 21st century。Multimedia Schools,10(2),14-18。  new window
2.李宗薇(19990600)。禮記樂記之義涵及對人格教育的啟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2,33+35-5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uilford, J. P.(1956)。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Psychological Bulletin,53(4),267-293。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otter, W. J.(2001)。Media literacy。Thousand Oaks, CA:Sage。  new window
2.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oast, William M.、Martin, Benjamin、蔡依玲(2000)。擅變:看傑出領袖如何掌握變局。臺北:方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賈馥茗(1997)。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韓福光、華仁、陳澄子、張定綺(1999)。李光耀治國之鑰。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天下雜誌(2002)。天下雜誌。台北: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天下雜誌(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美德書、吳美真(2004)。偉大勵志故事的寶藏。台北:圓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賈馥茗、李宗薇、魯先華、葉坤靈、陳玉珍(1999)。中庸釋詮。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Ryan, K.、Bohlin, K. E.(1999)。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 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林作逸(2004)。媒體識讀教學設計--在資優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