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振動覺與聽覺及視覺之感性交互作用研究
書刊名:工業設計
作者:何明泉 引用關係黃苾芬 引用關係黃靖淳
出版日期:2004
卷期:32:2=111
頁次:頁118-130
主題關鍵詞:振動覺聽覺視覺感性工學複合感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邵承珍、陳俊中、童鼎鈞、陳國祥、管倖生、鄧怡莘、張育銘(20001100)。行動電話產品造形與消費者感性關聯之建立。工業設計,28(2)=103,154-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韻萍、鄧怡莘(20021100)。產品造形意象與音樂的配對。工業設計,30(2)=107,302-3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朝明(20031100)。以音樂的共通感覺激發文字編排設計之課程單元與教學研究。工業設計,31(2)=109,255-2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延齡(20040200)。音符的理性與感性--從啟蒙運動到浪漫主義的音樂風格。歷史月刊,193,39-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鈴木邁(1994)。從既存工學體系到感性工學體系宣言。日本學術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閔華、陳雅惠、韓昌志、黃任遠、鄧怡莘(2003)。聽覺之感性工學基礎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博倫、廖昶騏、何明泉(2003)。振動覺於產品開發使用者介面設計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旻瑋、陳力豪、陳國祥(2003)。視覺感性工學應用於產品設計開發模式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俊男(2001)。人工聲音信號意象感知評價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盈祺(2002)。複合式感性意象下產品造形的建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長町三生(1989)。感性工學。東京:海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ckerman, Diane、莊安祺(1993)。感官之旅。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長傑(1988)。立體造形基本設計。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熊祥林(1990)。消費者的知覺。台北:理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Treays, Rebecca、廖瑞娟(1999)。感覺。台北市: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秉文(2000)。神經生物學淺談。台北市:台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震伍(2001)。心理學。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清夫(2001)。造形原理。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感性工學研究小組(2003)。人本設計之新理念--感性工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Terauchi, F.、Kubo, M.、Aoki, H.(1999)。Development of the Synthetic Vibration Model of Human。Report of Modeling the Evaluation Structure of Kansei。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