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宋元戲曲「砌末」研究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陳伊婷
作者(外文):Chen, I-ti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2
頁次:頁19-39
主題關鍵詞:傳統戲曲砌末歌舞系統敘事系統文獻文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
傳統戲曲之「砌末」使用,表現戲曲表演的豐富與多元,更間接呈現中國傳統審美觀。本文針對砌末源流進行爬梳。首章介紹砌末的定義,以及專有名詞使用的情形。二從戲曲起源之兩大體系出發:歌舞系統發展出運用砌末道具作為競技工具,然百戲雜技,則突破演員單純使用切末來演故事,進而以砌末作為表演者高超技藝的呈現;敘事系統,應代言於搬演故事之需要,以仿製生活用具為源,納入砌末範圍佔最大多數。配合中國傳統美印象,砌末到道具的精緻化、寫意化和插科打諢的驚奇效果。三將砌末的類別與特質,穿插文獻記載與文物圖片進行說明,並企圖從傳統審美觀念出發,論證傳統戲曲砌末特質獨到之處。最後,概述砌末的功能,所能為戲曲表演帶來如何的加分效果。
圖書
1.羅麗容(2001)。曲學概要。臺北:建宏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孔安國、孔穎達(2001)。尚書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念茲(1989)。宋元戲曲文物與民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半塘(1985)。唐戲弄。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葛洪(1995)。西京雜記。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夢生(1972)。梨園佳話。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岳珂、吳企明(1997)。桯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暘(1979)。樂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奔(1996)。中國戲劇圖史。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華斌(2003)。中國戲劇史論考。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樵(200001)。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孟元老(1980)。東京夢華錄。台北: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曾永義(1992)。參軍戲與元雜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釋普濟(1986)。五燈會元。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唐英、王文才、王炎(1999)。蜀檮杌校箋。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征、張月中、張聖潔、奚海(1998)。全元曲。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毛公、鄭玄、孔穎達、周何、國立編譯館(2001)。毛詩正義。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錢南揚(2003)。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章詒和(1999)。中國戲曲。中國戲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中國戲曲研究院(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七冊)。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七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明)張岱(2001)。陶庵夢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翟灝(1963)。通俗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