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李榮春小說中的中國主題思想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江靜怡
作者(外文):Chiang, Ching-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2
頁次:頁99-114
主題關鍵詞:李榮春小說臺灣文學戰後第一代自傳民族意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李榮春(1914-1994)是「戰後第一代作家」,留下約三百萬字的作品,但對讀者來說卻是陌生的,他是默默耕耘的文學者,長年坐在燈前,通宵達旦的戮力創作,終其一生皆未因因苦的跑境而放棄寫作,他的小說含有濃厚的自傳成份,並以第三人稱的敘述觀點展開故事情節,用真實自然的筆觸寫出回憶,再現自己的生命,每篇小說皆結合真實的歷史為背景,紀錄了他生活的點滴,當然也具有當時的社會意識。李榮春雖曾以「時代的點綴者」來形容自己,但其實我們知道,他並非只是時代的點綴者,他該是時代的永恆者,以其文學在臺灣文學史上佔一席之地,鍾肇政曾說:「你(李榮春)過去的努力,已為臺灣文學留下一頁光輝的歷史。」李榮春是穿越時代的,雖短暫的因時代而屈服,但並未從文壇上真正的消失,他只是等待春天真正的來臨。
圖書
1.許俊雅(1994)。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石濤(197903)。葉石濤作家論集。三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榮春、彭瑞金(2002)。祖國與同胞。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喬(1986)。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肇政(2002)。李榮春的文學世界。李榮春的文學世界。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柏燕(1997)。吳卓流的大陸經驗。咆哮山丘。竹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榮春(2002)。上天貼上了告示。懷母。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榮春(2002)。分家。和平街。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石濤(1990)。接續祖國臍帶之後。走向臺灣文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榮春(2002)。祖厝。和平街。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榮春(2002)。媽祖宮廟前廣場。和平街。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榮春(2002)。和平街。和平街。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榮春(2002)。日本人到底幹過那一番(樁)好事。懷母。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榮春(2002)。生蕃、土匪、日本人。和平街。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榮春(2002)。海角歸人。海角歸人。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