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紅樓夢》之西方文物文學價值探微
書刊名:國際文化研究
作者:黃麗容
作者(外文):Huang, Li-ju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2
頁次:頁81-107
主題關鍵詞:紅樓夢曹雪芹中西文化西方文物場景情節主題人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西方文物是《紅樓夢》中屢見的擺設,以金屬玻璃和綢類為大宗;持有者以賈寶玉、王熙鳳較多。本文依其西方文物場景,細說研究:如統計出西方文物分布回目有三十一回;採用正面烘托、反面映襯等形式手法。此外,西方文物場景對小說的價值,析分三項:其一、巧設文物,以呼應情節;二、串連前後文物,突顯主題;其三、取直陳間顯文物書面,彰揚人物形象。曹雪芹藉海外事物見聞來展現一己特殊境遇,強調真情至性之重要,富貴無常的體悟。
期刊論文
1.方豪(1969)。從「紅樓夢」所記西洋物品考故事背景。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健(2003)。小說理論與作品評析。台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皮述民(1996)。蘇州李家與紅樓夢。臺北:新文豐出版股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一粟(1989)。古典文學研究資料:紅樓夢卷。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鍾書(1948)。談藝錄。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韋勒克.沃倫(1948)。文學理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克林斯•布魯克斯(1968)。小說鑑賞。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凌嵩郎、蓋瑞患、許天治(1988)。藝術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曹雪芹、高鶚、馮其庸(2003)。紅樓夢105回。台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台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瓦倫汀、潘智彪(2000)。實驗審美心理學。台北:商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國裕、林盤聳(2001)。色彩計劃。台北:藝風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慶萱(2002)。修辭。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清高宗(1958)。市糴考。台北:新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蒙(1983)。漫話小說創作。上海: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盤(1980)。小說創作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健、謝綉華(2004)。中西小說理論要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高楠(1993)。藝術心理學。台南:復漢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呂清夫(2000)。造形原理。臺北:雄獅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健人(1988)。小說結構美學。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文三(1970)。藝術的視覺心理。臺北:劉文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