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ɐn¹kʲoŋ5、米、肉與靖西壯人人觀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高雅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Gao, Ya-ni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50
頁次:頁27-68
主題關鍵詞:壯族人觀那文化花文化?ɐn¹kʲoŋ5The Zhuang peoplePersonhoodThe field (na) culture sphereThe flower (bua) culture sphereObje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6
期刊論文
1.邵志忠(1997)。生殖崇拜與壯族女神文化。廣西民族研究,1997(1),119-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杏云(2004)。壯族麼教掛圖與壯族民間信仰。經濟與社會發展,2(10),129-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庭望(1992)。水稻栽培--壯族祖先智慧的結晶。廣西民族研究,1992(1),6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庭望(2004)。水稻人工栽培的發明與稻作文化。廣西民族研究,2004(4),5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凌志(1996)。壯族女神:原始崇拜與民俗文化的歷史積澱--壯族民間文學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蘊探究系列之一。右江民族師專學報,9(1),37-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覃乃昌(2000)。那文化圈論。農業考古,2000(3),150-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覃乃昌(2004)。紅水河稻作文化。農業考古,2004(1),4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覃乃昌(2004)。紅水河稻作文化。農業考古,2004(3),7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覃彩鑾(1999)。試論壯族文化的自然生態環境。學術論壇,1999(6),115-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樹喆(2000)。「花」為人魂觀與壯族民間師公教的花婆聖母崇拜。民間文化,2000(11/12),2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過偉(1999)。壯族創世大神米洛甲的立體性特徵與南方民族「花文化圈」。廣西民族研究,1999(1),6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潘其旭(1998)。以「那文化」研究為基礎建立壯學體系的理論架構。廣西民族研究,1998(1),7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翠萍(2000)。米飯與親緣:中國西南高地與低地族群的食物與社會。中國飮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飮食文化基金會。427-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富強(1998)。「蠻荒」稻香--壯族農耕文化。香港:天馬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覃彩鑾(1998)。壯族干欄文化。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雅寧(2002)。廣西靖西縣壯人農村社會中me²¹⁴mo:t³¹(魔婆)的養成過程與儀式表演。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覃乃昌(1997)。壯族稻作農業史。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