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都市的理念:三○年代香港都市詩
書刊名:現代中文文學學報
作者:陳智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 Chi-tak
出版日期:2005
卷期:6:2/7:1
頁次:頁177-194
主題關鍵詞:香港都市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梁秉鈞(200506)。中國三、四○年代抗戰詩與現代性。現代中文文學報,6(2),167-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殘雲(193911)。抒情的時代性。文藝陣地,4(2),1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蟄存(1933)。又關於本刊中的詩。現代,4(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蟄存(193305)。支加哥詩人卡爾•桑德堡。現代,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自清(1975)。朗讀與詩。新詩雜話,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蟄存(1932)。意象抒情詩。現代,1(2),226-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育中(193409)。都市的五月。今日詩歌,始創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智德(200112)。懷鄉與否定的依歸:徐訏和力匡。作家,13,112-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育中(1999)。我與香港--說說三十年代一些情況。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書磊(1993)。都市的遷徙:現代小說與城市文化。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霆、魯德俊(1995)。十四行體在中國。江蘇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衡、袁廣達(1991)。廣東當代作家傳略。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齊樂(1996)。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柄谷行人、趙京華(2003)。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榮芳(2001)。香港人之香港史1841-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冼玉儀(1997)。社會組織與社會轉變。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增華(1979)。「五四」運動後至大革命時期廣州學生運動中的左右派鬥爭。廣東文史資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龍炳頤(1997)。香港的城市發展和建築。香港史新編‧上冊。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魯言(1981)。五十年前蕭伯納經香港訪華記趣。香港掌故。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先聲(1983)。在廣東革命洪流中--回憶1922-1927年的鬥爭。廣東黨史資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智德(2004)。五四新文學與香港新詩。三、四0 年代香港新詩論集。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侶倫(1985)。香港新文化滋長期瑣憶。向水屋筆語。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魯迅(1967)。〈十二個〉後記。集外集拾遺。香港:新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鷗外鷗(1985)。禮拜日。鷗外鷗之詩。廣州: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鷗外鷗(1985)。和平的礎石。鷗外鷗之詩。廣州: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殘雲(1986)。都會流行症。南國詩潮—中國詩壇詩選。廣州: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殘雲(1994)。海濱散曲。陳殘雲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殘雲(1986)。[南國詩潮--中國詩壇詩選]序。南國詩潮--中國詩壇詩選。廣州: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