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創投業合併之問題探討與展望
書刊名:臺灣金融財務季刊
作者:劉松瑜陳俐君
作者(外文):Liu, Sung-yuChen, Li-chu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6:4
頁次:頁99-113
主題關鍵詞:創投合併金控公司個案分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
臺灣創投業除了面臨金控公司的競爭外,亦受到國際性大型金融機構威脅,在此激烈競爭環境下,莫不思考如何擴大基金規模及自身規模經濟,因此創投業間的合併已成為業者提昇自身競爭優勢重要途徑之一。國內於2001年已有兩個創投公司合併的成功案例,除此,創投公司合併無進一步發展。因此本文嘗試剖析國內創投公司在合併上的困難與挑戰,並分析其因應策略與展望。 首先針對中美創投事業組織型態、資金來源及人力素質等方面的差異進行比較與分析,希冀透過美國創投業的成功經驗,進而發掘我國創投業所面臨問題。再者,藉由探討國內創投事業未來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獲悉創投業者未來因應對策,同時並運用個案分析的質性研究方法來展現實務運用,以解析為何創投業者合併之路如此艱辛。經由本文探討後投現,儘管合併可帶來擴大基金規模、降低營運成本,產生規模經濟效益,投資分散風險與提昇商譽等好處,但是因為創投公司價值與投資績效不易認定、創投公司彼此之間投資決策文化的差異與權力分配的考量等問題,以致創投公司間的合併難以成功。
期刊論文
1.Sahlman, William A.(1990)。Th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7(2),473-521。  new window
其他
1.許培基、陳隆麒、謝劍平(1999)。台灣地區創投公司投資行為之研究--以 『 聲譽模式 』為分析架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mihud, Y., P. Dodd, and M. Weinstein(1986)。Conglomerate Mergers, Managerial Motives and Stockholders Wealth。  new window
3.Bradley, M., A, Desai, and E. H. Kim(1988)。Synergistic Gains from Corporate Acquisitions and Their Division Between the Stockholders Target and Acquiring Firm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