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做完了」還是「做好了」?--淺論結果補語「完」與「好」
書刊名:華語文教學研究
作者:李明懿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Ming-y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2:2
頁次:頁73-88
主題關鍵詞:結果補語語義篇章語用教學Resultative complementWanHaoSemanticDiscoursePragmaticPedag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2
結果補語的「完」和「好」在表「完成」的用法上有重疊有差異,本文試從形式、語義、篇章、語用不同面向討論二者的差異。研究發現:結果補語「完」表現在時間結構上的特徵較「好」來得明顯;「好」在語義上也有非終點特性,且其質性較強。這兩個述補結構的差異也同時表現在其受事上。最後,本文將針對教學提出建議。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resultative comlement “wan” and “hao” in the meaning of “finish”.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ao” and “wan” in form,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spects. One of the findings is that the endpoint feature of “wan” is stronger than “hao” on the time axis, but “hao” has a non-endpoint and stronger feature of quality. Also, the object co-occuring with “V-wan” and “V-hao” obviously affect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Finally, som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re given.
期刊論文
1.陳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若望(2004)。漢語的完成動詞:二十年以後。第九屆國際中國語研暨語言學討論會。台北:台灣大學。271-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莊舒文(2002)。時相與時態的搭配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慶株(2005)。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元任、丁邦新(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旺熹(1999)。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叔湘、李臨定(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還(1992)。漢語結果補語的一些特點。現代漢語補語言究資料。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允中(1992)。漢語動補結構的發展。現代漢語補語言究資料。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