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袁宏道詩歌理論的轉變與實踐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黃家家
作者(外文):Huang, Chia-chia
出版日期:2006
卷期:22
頁次:頁59-91
主題關鍵詞:詩歌理論袁宏道性靈Theory of poetryYuan HongdaoEmotionContentAlacr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63
期刊論文
1.李斌(2002)。袁宏道後期詩文理論述評。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惠喬(20030800)。袁宏道文學理論中的「真」。鵝湖,29(2)=338,4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月娟(20011200)。由袁宏道「序小修詩」一文探析「性靈」之說法。育達學報,15,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承丹(2000)。「雖好之,不學之」-試論公安三袁對李贄的矛盾態度。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均江(2001)。袁宏道美學思想的轉變與儒釋道精神的循環。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小凡(2000)。從「獨抒性靈」到「無欲無我」--論袁宏道思想的轉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8,3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怡宏(2000)。獨抒性靈的生命對話-論袁宏道的文學思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美秀(1996)。袁中郎的性命思想與文學論述,高雄。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景康(1999)。中國歷代文論選--明代文論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放(2001)。金元明清詩詞理論史。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愷(1996)。公安與竟陵。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萬益(1988)。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運熙、顧易生(1993)。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袁中道、錢伯城(1989)。珂雪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承學(1998)。晚明小品研究。江蘇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明初(1997)。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群(2000)。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1999)。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袁宏道、錢伯城(1981)。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蕭華榮(1996)。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質平(1986)。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兼論袁宏道的生平及其風格。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曹淑娟(1988)。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紹虞(1982)。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田素蘭(198203)。袁中郎文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袁乃玲(1981)。袁中郎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任訪秋(1983)。袁中郎研究。袁中郎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