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情的堅持--談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編
書刊名:臺灣戲專學刊
作者:華瑋
作者(外文):Hua, We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1
頁次:頁181-207
主題關鍵詞:青春版牡丹亭崑曲整編劇Young Actor's VersionThe peony pavilionKunqu operaAdapta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期刊論文
1.華瑋(19930600)。世間只有情難訴--試論湯顯祖的情觀與他劇作的關係。大陸雜誌,86(6),3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史震林(1982)。西青散記。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8)。紅樓夢(三家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朔方(1980)。湯顯祖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芝岡(1992)。湯顯祖編年評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恩壽(1959)。詞餘叢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惟助(2002)。崑曲辭典。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朔方、楊笑梅(1995)。牡丹亭。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毛效同(1986)。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Ko, Dorothy(1995)。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徐扶明(1987)。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湯顯祖、徐朔方(1973)。湯顯祖集。上海:上海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大復(1991)。梅花草堂筆談。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湯顯祖、徐朔方(1999)。湯顯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840908)。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白先勇(2004)。《牡丹亭》還魂記。牡丹還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德符(1997)。詞曲。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華瑋、江巨榮(2004)。[才子牡丹亭]導言。才子牡丹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齊(1984)。「還魂」之後有精華。湯顯祖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淑香(2004)。為情作使。牡丹還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白先勇(2004)。牡丹亭上三生路--製作「青春版」的來龍去脈。奼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素君(2004)。流動的美感。牡丹還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辛意雲(2004)。築夢--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牡丹還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古兆申(2004)。為情而死、為情而生,為情而活--訪汪世瑜談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構思。牡丹還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