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大千與流沙墜簡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張進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Chin-yu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
頁次:頁165-176
主題關鍵詞:張大千流沙墜簡漢簡書法篆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張大千(1899~1983)是近代中國藝術史上極為出眾的人物,其藝術成就享譽國際,其一生致力於書畫術,遍臨「三代兩漢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文字,為其在主要書學淵源,凡有於藝術內涵之提昇者,無不勤奮學習古人法跡,用心觀深入探究,汲其長處融為己用,故對搶人之跡甚為熟稔具能洞悉其行運之筆,使之得之於手,應之於心,故使其藝術境界躋攀於高峰。 《流沙墜簡》為上世紀初由英籍考古學家斯坦因所發現,法籍漢學家沙畹博士於民國元年(1912)將尚未出版之此批簡牘文手稿資料,交當時寓寄居日本之羅振玉,羅氏與王國維合作,於民國三年(1914)著成《流沙墜簡》於日本京都東山學社出版。在當時,漢簡的問世極受矚目,對古代書體的溯源研究也有了重大的發展。 在三十年代以前,張大千的書法作品大都是以臨摹學習各佳拓碑版為主體。從早年書跡與治印中可以發現,其書學之歷程中,亦與《流沙墜簡》具有淵源關係。此批簡為漢簡中較早發現之簡牘文字,在當時中國學術界、藝術界中,也曾掀起一股熱潮。張大千正致力於古文字學習之際,必也對此簡產生極大興趣,從中汲取簡牘中率意灑脫、自然流暢之特殊風格。 大千早期的篆刻作品,取材眾多,風格獨具,尤能顯見其書法造詣之深,取法之博,有如「印中有書」,呈現出筆之意趣。大千早年的自刻印中,亦有擷取《流沙墜簡》等出土文字原跡入印之作品,體現了清人「印外求印」的篆刻創門徑。
圖書
1.方去疾(198709)。大千印留。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詩雲(20040806)。張大千印說。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振玉、王國維(1993)。流沙墜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宗霍(1982)。書林藻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永翹(1987)。張大千年譜。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