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肖形璽印在近代篆刻創作的傳承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黃俊誌
作者(外文):Huang, Chun-chih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
頁次:頁477-508
主題關鍵詞:先秦肖形印璽印篆刻創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先秦時期的政治社會經濟幾經變化,發展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整體局勢充滿不安定性,然而卻替當時的社會文化帶來無限生機,手工藝品、漆器、青銅器、絲織…等蓬勃發展,是一個藝術文化發展的重要轉型期,一個靜與動、簡與繁的相互變化之時代。在遺存下來的古代璽印中,有類是以表現圖紋,或是以圖紋裝飾文字為主璽印,一般將之概稱為「肖形璽(印)」,其圖紋的內容包含相當廣泛,所描寫的形象風格特異且多變,是深入了解古代社會形態、思想信仰、藝術表現…等諸多方面,極為重要的對象物之一。依目所出土的大量史料來看,肖形璽的使用,至春秋戰國時期就已達到分普遍流行的狀態,於兩漢時期達於鼎盛,從而影響至近代的肖形印創作,從一些前輩的作品中發現,亦不難發現先秦肖形璽與篆刻創作之間關係,本文選定先秦時期的肖形璽印做為參照應用的對象,以今之視昔,重新反哺深入了解前人在肖形璽印中的輝煌成果,期能增益自己本身的識見與創作能力,更希冀對璽印藝術盡棉薄之力。
期刊論文
1.俞偉超(1980)。關於楚文化發展的新探索。江漢考古,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偉雄(197906)。丁衍庸的篆刻藝術。美術家,8,64-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永川(2001)。新鄭鄭公大墓出土豐侯辨疑--兼談其再文化史上的意義。海峽兩岸春秋鄭公大墓青銅器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21-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中舒、唐嘉弘(198708)。巴蜀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會員會(2003)。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繪畫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伯敏(1983)。古肖形印臆釋。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905)。商周銅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大有、王雙有(199805)。圖說中國圖騰。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707)。故宮歷代銅印特展圖錄‧商代晚期兩枚銅印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志鈞(1999)。黃賓虹金石篆印叢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溫庭寬(1995)。中國肖形印大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榮、馬云賢(200001)。來楚生印集。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清輝(1990)。中國篆刻學。杭州:西泠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