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汽機車竊盜犯罪徵候--初探性研究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林容如
作者(外文):Lin, Jong-jume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7:4=170
頁次:頁69-87
主題關鍵詞:汽機車竊盜犯案分析犯罪徵候嫌疑理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145
期刊論文
1.何明洲(19991000)。汽、機車解體零件銷贓防制探討。警光,519,4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吉鶴(1993)。犯罪偵查理論舉例。警光雜誌,4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瑞明(20030100)。提高汽機車竊盜案件破獲率計畫。警學叢刊,33(4)=146,157-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嘉銘(20011000)。防制「機車竊盜犯罪」政策的機制--北縣警實施「警民齊力抓小偷」之「檢肅機車竊盜」刑事政策為例。警光,543,5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春金(20021200)。汽機車竊盜行為影響因素與持續性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3,63-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秋鴻(19790600)。臺灣地區汽車失竊案件之剖析。警學叢刊,9(4),8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中志(19950700)。汽車竊盜之實證研究。警學叢刊,26(1)=101,109-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端倉(19860300)。論汽車竊盜暨臺北市警察局對汽車防竊之措施。警學叢刊,16(3)=63,28-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平吾(19850600)。汽車竊盜現況及有效偵防措施之探討。警學叢刊,15(4)=60,32-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崇智(2006)。由情境犯罪預防淺論我國機車竊盜之防制。第三屆(2006)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6年11月17日)。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159-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明洲(2003)。台灣地區汽車被竊與防制措施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秋鴻(1979)。台灣地區汽車失竊案件之成因趨勢(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允勻(2000)。機車失竊影響因素與因應對策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淑媜(1994)。機車竊盜少年犯罪決策歷程與犯罪預防之探討(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昱萱(2000)。理性選擇對竊盜行為解釋效力之考驗(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淑萍(2000)。自我控制與少年竊盜行為:一般性犯罪理論之驗證(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柯義民(1993)。汽車竊盜及偵防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家成(2001)。汽車竊盜犯犯罪歷程之質化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春金(2006)。犯罪學。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士隆(1997)。竊盜犯罪:竊盜犯與犯罪預防之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瑞智、林吉鶴(1985)。犯罪徵候(觀察術)。台北:文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603)。中華民國臺閩地區警政統計月報。內政部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吉鶴(1996)。犯罪偵查理論。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