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析伊斯蘭教倫理體系的形上結構
書刊名:宗教哲學
作者:顧世群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8
頁次:頁196-204
主題關鍵詞:伊斯蘭教倫理形上結構古蘭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任何一個理論體系的建立都仰賴於內在邏輯結構的圓通,尋求道德最終的根據是倫理體系建立的形上前提,道德何以可能又何以能確保其實現是每一個倫理體系都必須解決的問題。伊斯蘭教倫理體系的形上結構以此三個基本問題為軸得以確立。作為宗教倫理體系的一個支系,伊斯蘭教倫理體系難逃尋求唯一神為道德最後根據的窠臼;真主賜予穆斯林前定下的自由意志使道德成為可能;末日審判保障了德福一致的實現。
圖書
1.康得、韓水法(1999)。實踐理性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德、苗力田(2005)。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堅(1996)。古蘭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仝道章。古蘭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康有璽(1999)。布哈里聖訓實錄全集。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得、鄭保華(1997)。康得文集。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黑格爾、范揚、張企泰、賀麟(1982)。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Eliade, Mircea、晏可佳、吳曉群、姚蓓琴(2004)。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賀麟、王玖興(1996)。精神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Durkheim, Emile、陳光金、沈杰、朱諧漢(2001)。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rger, Peter L.、高斯寧(1991)。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