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不同擊球狀況下選手跑壘速度之分析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鍾宇政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6:1
頁次:頁93-98
主題關鍵詞:棒球跑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在棒球運動中,球員面對不同打擊情況會有不同的跑壘反應,為了了解選手從本壘到一壘的跑壘速度,需用量化的數據顯示選手跑壘的積極度。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究棒球競賽中打擊者擊出不同狀況的球,例如滾地球、高飛球及安打等,與平時所測驗的本壘至一壘跑壘速度相比較,以便在實務的訓練比賽中提升跑壘積極度。本研究中以從本壘至一壘的跑壘速度來分析跑壘的速度。本研究方法以嘉義大學棒球隊19名選手為對象(平均年齡為21.86歲,身高為176.78公分,體重為79.17公斤),針對2003年甲組春季聯賽預賽12場次及複賽3場次的表現進行研究。共有四種跑壘狀況(擊出滾地球,擊出高飛球,擊出安打球,以及平日測驗),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進行比對;如有達到顯著水準,將進一步以Scheffe事後比較分析進行差異值考驗。結果發現,四組之間均有顯著差異,其中以平日測驗的跑壘速度最快(共花3.86秒),其次是擊出滾地球時的跑壘速度(共花4.13秒),第三快為擊出安打時的跑壘速度(共花4.28秒),最後為擊出高飛球時之跑壘速度(共花4.74秒)。
期刊論文
1.曾慶裕、彭文敏(2001)。棒球跑壘槪念解析。大專體育學刊,56,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琦正、林華韋、楊賢銘、呂學冠(20050600)。各級棒球隊跑壘與盜壘速度之比較。進修部體育學系系刊,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Yu, P. L.、Zhang, D.(1992)。Optimal expansion of competence sets and decision support。Information Systems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30(2),68-85。  new window
4.葉志仙(1993)。跑壘員應注意事項。兄弟棒球雜誌,13,4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祥木(1998)。強力棒球論。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九十一年精英教練國外進修培訓計畫返國報告書。台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水成(1979)。棒球入門。台南市: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清瓏(1993)。棒球打擊技術之分析與研究。台北市:中華少年棒球聯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井藤吉郎(1986)。棒球教室。台北市:聯廣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文雄(20040730)。鈴木一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志仙(1997)。棒球運動防守技術與戰術。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清瓏(1997)。棒球(攻擊)。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硏究所技術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賢銘(1996)。棒球。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台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outhworth, H. S.(1989)。Twenty-eight baserunning plays。High percentage baserunning。Champaign, IL:Coaches Choic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