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浪漫樂派初期聯篇歌曲之探究--以貝多芬《給遠方的愛人》、舒伯特《美麗的磨坊少女》、舒曼《女人的愛情與生命》、《愛辛道夫歌曲集》作品為例
書刊名:議藝份子
作者:裴翊彣
出版日期:2007
卷期:9
頁次:頁53-74
主題關鍵詞:浪漫樂派聯篇歌曲貝多芬舒伯特舒曼藝術歌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9
期刊論文
1.鄭芳雄(19980900)。從歌德詩詞的譜曲談文學與音樂的關係。中外文學,27(4)=316,6-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麗瑛(20020600)。歌德與舒伯特的四首迷孃之歌。藝術學報,70,183-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cCreless, Patrick(198603)。Song Order inthe Song Cycle: Schumann's Liederkreis, Op. 39。Musical Analysis,5(1),5-28。  new window
4.Reynolds, Christopher(198801)。The Representational Impulse in Late Beethoven I: An die ferne Geliebte。Acta Musicologica,60(1),43-61。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俊銘(2002)。歌曲中的詩與音樂--以舒伯特的「美麗磨坊少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崇德(1998)。從海涅的詩到舒伯特、舒曼的歌「天鵝之歌」、「詩人之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尤嘉寶(1999)。舒曼'愛辛道夫歌曲集'LiederkreisOp.39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雅馨(2005)。從詩詞情境探討舒曼之作曲手法:聯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佳儒(2000)。從夏米索的詩到舒曼的歌--女人的愛情與生命(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峰立(2003)。GustavMahler《LiedereinesfahrendenGesellen》詮釋報告(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席慕德(1995)。舒伯特三大聯篇歌曲。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慶雲(1875)。舒曼藝術歌曲研究。台北:天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瑞玉(1983)。布拉姆斯藝術歌曲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smond, Astra、苦僧(1997)。舒曼:歌曲。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in, Shen-An(1991)。The Lieder of Beethoven: a stylistic analysis。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new window
6.Brown, Maurice J. E.(1969)。Schubert song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new window
7.Rosen, Charles(1995)。The Romantic Gener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林勝儀、音樂之友社(1999)。新訂標準音樂辭典。臺北:美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葵(1979)。德國藝術歌曲之探討。臺北:海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舒曼歌曲–1,全音樂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舒伯特。舒伯特美麗的磨坊少女(聲樂套曲),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