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有+VP」研究述評
書刊名:漢學研究通訊
作者:傅習濤
作者(外文):Fu, Xi-tao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6:3=103
頁次:頁1-9
主題關鍵詞:文法動詞有+V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張文國、張文強(1996)。論先秦漢語的「有(無)+VP」結構。廣西大學學報,19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再蘭(2003)。「有+VP」的語義考察。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板),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琴(2003)。對話中的「有+VP」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3),162-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黎(2005)。關於構式和詞語的多功能性。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5(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金蘭(1994)。「有」字句新探。青海師專學報,1994(2),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其生(1996)。論「有」字句。語言研究,1996(1),26-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文全、董于雯。語言變異:漢語「有+VP」句簡析。語文建設通訊,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伍文英、夏俐萍(2002)。現代漢語的「有+VP」格式。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119-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龍又珍(2002)。古代漢語裡的音節助詞「有」。語言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豫峰(1999)。「有」字句的語用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葉紅(2007)。副詞性確認標記詞:「有」。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3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宗守雲。「有」修飾謂詞用法成因補議。語文建設通訊,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汪大明(2002)。「有(無)+VP」結構補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葉紅(2006)。現代漢語「有」字本義探索。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6),120-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叔湘(1984)。關於漢語詞類的一些原則性問題。北京。230-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裕樹、范曉(1995)。動詞研究。動詞研究。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曉、杜高印、陳光磊(1987)。漢語動詞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儉明(2003)。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丁聲樹、呂叔湘、李榮、孫德宣、管燮初、傅婧、黃勝璋、陳治文(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叔湘、李臨定(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銳(2002)。現代漢語詞類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元任、呂叔湘(1979)。漢語口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國政(1991)。現代漢語賓語謂詞指稱性用法考察。語文論集(四)。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