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康德《道德形上學之基礎》中的「敬重」
書刊名: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作者:Walker, Ralph C. S.李彥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Trans Yen-yi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8
頁次:頁141-171
主題關鍵詞:敬重道德律道德動力道德感本體現象自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康德道德哲學中的「敬重」(Achtung)概念似乎隨著康德本人的思想發展而益趨豐富,在英美學界的康德哲學研究中也關聯著「道德情感」而對「敬重」概念一直有著細密的分析探討。諸如早期的康德學者貝克(Lewis White Beck, 1913-1997)便認為,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的「道德情感」有兩個組成成分,一是等同於敬重,一則是某些由敬重所必然導致的其他情感,而在《道德形上學》裡,康德似乎是以道德情感之名談論兩種事物:一是道德情感,一是與感性相關的情感,而且他不再將道德情感視為是意識的現象學狀態,卻視之為潛能或感受,這必將在邏輯上或時間上優先於真正的敬重的情感。晚近如格瓦拉(Daniel Guevara)則認為「對道德律的思考」是「對道德律的認知上之表象」,「對道德律的敬重」則是「對道德律的意念上之表象」,而敬重乃是律則的化身。至於身處英美哲學傳統下的本文作者沃克(Ralph C. S. Walker),則是藉著瑪莉‧葛雷格(Mary Gregor)對「敬重」的分析,進一步探討與「敬重」概念相關的道德實踐的動力的問題,嘗試為康德道德哲學中可能存在的相關爭議索解。 沃克於本文探討康德道德哲學中的主要關懷:「純粹理性如何可以是實踐的」,而這個關懷實際上又包含了兩個有待深究的難題。第一個問題是:在現象的時空世界中,我們如何能夠根據在本質上是本體的並且在現象世界中並無容身之地的動力來行動。另一個問題則是道德律如何可以如同其理性所要求般是客觀的,而且又是規約性的。沃克認為,前者是無法解決的,後者則不然。而關於這個論證的發展,也關乎康德是否能夠回應關於道德只是「腦中的幻影」的質疑,可惜因為康德未能注意到前述的兩個難題而沒有發展這個論證。 沃克指出,關於「純粹理性如何可以是實踐的」這個問題其實就是「道德律之能夠引動我們究竟如何可能」,換言之,也就是「對法則的敬重」(Achtung für das Gesetz)如何能夠作為我們道德實踐的動力。於是沃克在文章伊始便介紹了葛雷格關於「敬重」(Achtung)的巧妙區別,即葛雷格指出康德道德哲學中的「敬重」其實包含了兩種概念,一是就「敬重」之作為一種特殊的情感的「敬意」(reverence),後者則是就「敬重」之作為一種對法則的意識乃至於吾人的道德動力的「尊重」(respect)。奠基於這樣的區分,沃克分別探討了「純粹理性如何可以是實踐的」中所包含的兩個難題。 就第一個難題-本體的自由選擇如何影響現象世界-而言,沃克指出《基礎》一書中可能引起讀者誤讀誤解的段落,並試著扣連著康德哲學的本懷而加以釐清,最後指出這個難題其實並沒有恰當的解決之道。就第二難題-即道德律如何可以如同其理性所要求般是客觀的,而且又是規約性的?或說一項要求如何同時是理性的並且具有約束力的?-而言,沃克則是論及當代英美學者如麥基(John Leslie Mackie)、麥克道威爾(John McDowell)、布雷克本(Simon Blackburn)等人的可能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其實又可以回溯到休姆「『應然』不可源於『實然』」的著名命題,若以此檢視康德哲學,則這樣的質疑就成了客觀的道德律如何可能同時具有約束力呢?然而沃克指出,在某種程度上,當這個難題被正確地看待時便可能消失,而且即如康德所言,這個問題的解答本身就超出我們的理性能力、超越了人類知識的界限。沃克於本文末了,探討了與康德哲學有關的休姆或休姆主義者本身的難題,一是關於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另一則是道德情感或道德關懷的普遍性問題。兩者皆與康德有關,而沃克認為,若以康德哲學的觀點來看,兩者其實也都已有了更恰當的解決方法。 本譯稿之所以嘗試用「敬重」翻譯德文Achtung,乃是考量到作者於文章伊始便加述評的觀點,即葛雷格依Achtung在康德著作中可能具有的不同內涵所作出reverence與respect的區別。依此,「敬重」乃「敬意」與「尊重」的混合物,前者是就「敬重」之作為一種特殊的情感而說其為「敬意」,後者則是就「敬重」之作為一種對法則的意識乃至於吾人的道德動力而說「尊重」。
期刊論文
1.Mackie, J. L.(1983)。Kant on Self-Respect。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83(21),57-74。  new window
2.Walker, R. C. S.(1985)。Synthesis and Transcendental Idealism。Kant-Studien,76,14-27。  new window
圖書
1.Lucas, P. G.(1953)。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that will be able to present itself as a science。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Meredith, J. C.(1952)。Kant's Critique of Judgement。Oxford: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Smith, N. K.(1993)。Immanuel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London:Macmillan。  new window
4.Abbott, T. K.(1909)。Kant's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London:Longmans。  new window
5.Paton, H. J.(1948)。The Moral Law。London:Hutcheson。  new window
6.Gregor, Mary(1963)。Laws of Freedom。New York:Barnes & Noble。  new window
7.Blackburn, S. W.(1984)。Spreading the Word。Oxford:Clarendon Press。  new window
8.Allison, H. E.(1983)。Kant'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New Haven/London。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Hume, D.、Selby-Bigg, L. A.(1888)。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Oxford:Clarendon Press。  new window
10.Mackie, John L.(1980)。Hume's Moral Theor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new window
11.Hare, R. M.(1952)。The language of morals。Oxford:Clarendon Press。  new window
12.Mackie, John Leslie(1977)。Ethics: 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Penguin Book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lackburn, S. W.(1985)。Errors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Value。Morality and Objectivit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 window
2.McDowell, J. H.(1983)。Aesthetic Value, Objectivity, and the Fabric of the World。Pleasure, Preference and Valu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McDowell, J. H.(1985)。Values and Secondary Qualities。Morality and Objectit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