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期貨商承作店頭衍生性商品之可行種類及配套措施
書刊名:臺灣期貨與衍生性商品學刊
作者:李存修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5
頁次:頁96-106
主題關鍵詞:期貨商店頭衍生性商品OTC衍生性商品市場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黎明淵、周采薇(20051000)。檢測採用不同國際化策略之企業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動機與效果。證券市場發展,17(3)=67,3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順裕(20060300)。以交易成本經濟探討保險業之銀行通路--銀行保險。保險實務與制度,5(1),95-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吉祥(20030200)。店頭市場衍生性商品之風險控管。證券暨期貨管理,21(2),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熊肇穆(20031100)。結構型商品簡介。證券暨期貨月刊,21(11),3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水銓(20050500)。論地下外匯保證金交易之刑責。證券暨期貨月刊,23(5),1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科、賴坤鴻、程國榮、葉瓊琇、王宏瑞、王秀玲(20040200)。推動證券商轉型投資銀行專題系列報導。證券暨期貨月刊,22(2),10-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彭金隆(20050820)。銀行銷售保險商品之機會與省思。財金資訊財金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2004)。期貨經營槓桿保證金交易業務之可行性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7)。臺灣發展槓桿保證金契約之可行性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妍玉(2004)。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法律關係及風險管理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曉敏(2006)。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發展對央行市場操作之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阿秋(1999)。我國槓桿交易商管理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官承儒、謝侑樺、林志超、林妙紋(2002)。期貨商自有資本適足比率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茂蔚、林丙輝、陳仁遶、葉仕國(2003)。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曉恬(2007)。台灣退休基金之最適外匯避險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恆華(1995)。衍生性金融商品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莫鳳圓(2006)。臺灣地區本國銀行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與財務特徵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編輯委員會(2005)。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許誠洲(1996)。衍生性金融商品大展(八)--區間遠匯(Range Forward)。玉山銀行書月刊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