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國的中國研究與政治學:學術體制與領域歸屬的省思
書刊名:遠景基金會季刊
作者:金都姬石之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im, Do HeeShih, Chih-yu
出版日期:2007
卷期:8:4
頁次:頁131-158
主題關鍵詞:韓國的中國研究中國研究韓國知識社會學知識論China studies in KoreaChina studiesKoreaSociology of knowledgeEpistem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本文回顧韓國的中國研究,蒐集韓國學者對具30年歷史的中國學如何評價,主要介紹現況中在知識論與體制上的爭議。我們對中國研究者進行訪談,比較1990年代與2000年以後中國研究,包括發生了什麼數量或品質上的變化,與學者心目中存在什麼問題。同時,受訪者討論中國研究者的身分問題。最後,是關於韓國中國研究的立足空間何在,如何貢獻於韓國本土。
This paper examines China studies in Korea, Korean scholars’ comments on this academic discipline of about 30 years, and particularly the disputes related to epistemology and academic disciplines. We interviewed Korean scholars on China, compare their researches in the 1990s with their works after 2000 in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analyze the main subjects in these studies. The interviewees also discuss the identity as researchers on China. Finally, this paper touches on the positioning of sinology in Korea and how it benefits Korea.
期刊論文
1.Harding, Harry(1984)。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World Politics,36(2),281-307。  new window
2.李熙玉(1992)。中國研究方法論時論:現存討論的批判性檢討與新的研究的摸索。中國研究,13,4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在浩(2005)。在韓國的中國政治研究的再考察:資料、方法論及談論為中心。國際論叢,45(2),103-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星坤(1997)。對於文化大革命的韓國學界的研究現況和以後的課題。地域研究,6(1),219-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永鎮(2003)。關於中國政治研究的身分之時論。國際地域研究,6(4),55-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全聖興(1998)。韓國的中國研究:現況與課題。韓國的中國研究:現況與課題。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相燮(1998)。韓國的地域研究:現況與課題。韓國的地域研究:現況與課題。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在浩(2000)。中國政治研究論。中國政治研究論。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日榮(2004)。中國大都市的發展與都市人的生活,北京的例子。中國大都市的發展與都市人的生活,北京的例子。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秀賢(2004)。中國為什麼收容韓流?:關於韓流的中國的基礎之學問性接近。中國為什麼收容韓流?:關於韓流的中國的基礎之學問性接近。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全聖興(2004)。轉換期的中國社會2:發展與危機的政治經濟。轉換期的中國社會2:發展與危機的政治經濟。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在哲(2005)。中國的政治改革。中國的政治改革。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Ash, Robert、Shambaugh, David、Seiichiro, Takagi(2006)。China Watching: Perspectives from Europe,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China Watching: Perspectives from Europe,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London, UK。  new window
9.金都姬(2005)。新的中國的摸索2:身分的文化的談論。新的中國的摸索2:身分的文化的談論。韓國,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