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聞歸新聞,政治歸政治--《大公報》的歷史形象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曹立新
作者(外文):Cao, Li-xi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03
頁次:頁53-61
主題關鍵詞:大公報報紙新聞政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1949)。我們的自我批評.工作任務.編輯方針。觀察,6(1),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國明(1988)。「小罵大幫忙」新論。新聞學刊,1988(1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金銓(1997)。香港媒介專業主義與政治過渡。新聞與傳播研究,19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旦(2005)。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輝(2003)。胡風集團冤案始末。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廷俊(2002)。新記大公報史稿。武漢:武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之華(1999)。中國新聞事業史文選(公元724年-1995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雨(1993)。大公報史(1902-1949)。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鑄成(1998)。徐鑄成回憶錄。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童兵(1994)。主體與喉舌--共和國新聞傳播軌跡審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芝琛(2004)。一代報人王芸生。武漢市:長江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鑄成(1986)。報人張季鸞先生傳。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超人(1997)。喉舌論。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正(1998)。1957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方漢奇(1996)。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自立(19980801)。「小罵大幫忙」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方漢奇(2004)。前言:再論大公報的歷史地位。大公報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振常(2002)。香港《大公報》憶舊。我與大公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邵燕祥(2002)。認識一個真實的蕭乾。我與大公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芸生、曹谷冰(1962)。1926至1949年的舊《大公報》。文史資料選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純青(1991)。為評價《大公報》提供史實。大公報人憶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舒展(2002)。「中間勢力」--敵耶?友耶?--讀《百年滄桑》的隨記。我與大公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