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語》對於管仲的批評--從《論語.八佾》「管仲器小」說起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吳峰宗
作者(外文):Wu, Feng-zo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6:4
頁次:頁1-14
主題關鍵詞:管子大器小器王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在《論語》一書中,孔子對於管仲有著功不同的評價。「管仲器小」的批評,究竟是批評管仲的人格行為?抑是批評管仲功業之格局?自孔子之後,各有不同的解釋。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討論在先秦兩漢的文獻裡,以「器」喻人的現象。藉由各種以「器」喻人的現象,理解孔子批評管仲「器小」的理由,與其它以管仲為「大器」的讚美。二者之間的差異,與儒家思想有關。其次,自從《論語》言「管仲器小」以來,討論儒家思想中的管仲,或者藉由管仲的批評而衍生的儒家思想,往往都需要解釋孔子論「管仲器小」的理由。本文以為,這些意見的主張可以分為兩類,其一以管仲豪奢僭禮,其二則與「王霸之辨」有關。這些觀點的起源,都需要回溯孔子對於管仲的批評。
圖書
1.汪榮寶、陳仲夫(1997)。法言義疏。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孟軻、趙岐、焦循、沈文倬(1987)。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寶楠、劉恭冕、高流水(1990)。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子、王先謙(1999)。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明(2002)。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97)。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邢昺、何晏(1997)。論語注疏。台北:萬象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晏、皇侃(1968)。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公羊壽、何休、徐彥(1997)。春秋公羊傳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誘、劉向(1990)。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不韋、陳奇猷(198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荀況、王天海(2005)。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向、石光瑛、陳新(2001)。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壽、裴松之、陳乃乾(1982)。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桓寬、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韓非、王先慎、鐘哲(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袁宏、周天游(1987)。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向、向宗魯(2000)。說苑校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管子、黎翔鳳、梁運華(2004)。管子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董仲舒、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宋翔鳳、梁運華(1986)。過庭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戰化軍(2001)。管仲評傳。管仲評傳。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南宋)朱熹(1990)。四書章句集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7)。禮記注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西漢)司馬遷(1998)。史記,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