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游泳與水感之探討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戴彣卉涂瑞洪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2:1=84
頁次:頁89-96
主題關鍵詞:游泳運動感受器水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人體在各項體育運動中都具有不同的專項感覺與素質。游泳也一樣,除了需有技術訓練及專項體能訓練來提升游泳運動員競技實力之外,重要的是運動員本體對水環境的適應能力與本體對水流的感覺、知覺與觸覺。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將蒐集之相關文獻與資料加以整理、分析與歸納,探討水感對於游泳運動與訓練之重要性。結果發現,泳池的水溫、游泳速度、運動員的身體狀況以及情緒等因素,都會升運動員的水感、身體姿態及划水的動作技術有所影響。因此,幫助選手訓練重要的水感,熟悉水的流動是一重要關鍵。因爲有水感的選手瞭解如何用手掌抓水與推水,並讓身體以最小的阻力,在水中向前滑進。所以,將此練習法落實於平日游泳訓練與教學中,使水感提高,促使技術得到充分發揮,則爲游泳成績發展的重要基石。
期刊論文
1.呂洲翔(2005)。游泳運動中鯊魚裝應用之利弊探悉。浙江體育科學,3,4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建宇(1995)。游泳運動員水感若干問題的初探。廣州體育學院學報,3,4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紅兵、李莉(2000)。游泳運動員的水感訓練方法。游泳,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傳雄、向傳(1993)。水感綜合評價法及其選材可行性硏究。中國體育科技,Z1,159-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邵亦軍(2000)。熟悉水性的速成教學法。山西煤礦管理幹部學院學報,3,4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俊雄(2005)。提高游泳運動員水感的練習方法初探。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7(4),8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元陽(2004)。游泳運動員水感培養的方法。遼寧體育科技,26(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紅(1998)。論游泳運動員的水和流線型--兼談游泳運動員的選材。安徽體育科技,30(2),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林海(2005)。水感、心理、呼吸是掌握游泳的三大因素。游泳,3,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松微(1994)。游泳運動員水感機理初探。上海體育學院,22(2),1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立冠(2005)。少年兒童游泳訓練方法的探討。游泳季刊,2,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Kolmogorov, S. V.、Duplishcheva, O. A.(1992)。Active drag, useful mechanicalpower output and hyd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 in different swimming strokes at maximal velocity。Journal of Biomechanics,25,311-318。  new window
圖書
1.Maglischo, E. W.、遲愛光(2001)。游泳技術指南。廣州市:廣州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