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在兩漢間的異常視直徑流星紀錄之探討
書刊名: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作者:楊義清楊義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I-chingYang, I-te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1
頁次:頁89-102
主題關鍵詞:異常視直徑的流星火流星漢書後漢書Meteors with singular visual diameterBolideHanshuHouhansh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我們從記載兩漢間的史書《漢書》與《後漢書》中,篩選出視直徑遠大於普通恆星的流星紀錄,並嘗試著以現代天文物理的知識來解釋天象紀錄的異常之處。經搜尋發現到的有二十二筆紀錄,分別記載著十六次異常視直徑流星的紀錄。在檢視過我們所搜尋到的這十六次的天象紀錄,除了在漢成帝元延元年四月丁酉的紀錄是我們認為無法以火流星來解釋的,其餘的紀錄均符合火流星的現象。
期刊論文
1.王玉民(2003)。中國古代流星記錄的亮度歸算。天文學報,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次沅(1987)。中國古代天象記錄中的尺寸丈單位含義初探。天文學報,19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文祥(1993)。流星雨的成因。地球科學園地,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賈思勰、繆啟愉(1982)。齊民要術。北京:農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2)。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2)。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01)。說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遵媯(2006)。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邱漢生(1957)。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