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活在美的體驗中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趙雅博
作者(外文):Chao, Albert
出版日期:2007
卷期:70
頁次:頁76-96
主題關鍵詞:美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期刊論文
1.凱樂.吉慈(1971)。心理距離與暫時性。杜蘭研究與哲學,20,75-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斐理.也明該(1961)。時間與永恆。哲學雜誌,247-2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巴池(192107)。美學主要的問題。哲學雜誌,6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嘉思(1929)。藝術哲學。紐約:Dial Pres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llen, Grant(1877)。心理學的美學。倫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弗雷(1953)。美之體驗現象學。巴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祿茂(1934)。論美學。巴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ense, Max(1960)。美學。布宜諾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凱因斯(1952)。美學。墨西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Plazoea, Juan(1973)。美學引論。馬德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61)。壯麗洪大,一部屬神學的美學。艾因謝待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利約(1961)。觀賞的起步:哲學新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雅來特(197101)。心理距離:人格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桂堯(1884)。當代美學的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日爾向梅利(1962)。優惠的時代。巴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利約(1952)。美學與藝術科學合集專題。巴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巴也松(1955)。美的觀賞與形式的產生:哲學國際新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Joad, C. E. M(1926)。質料,生命與價值。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魏瓦思(1955)。創作與發現,批評與美學。紐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幹達斯(1970)。西班牙當代哲學。馬德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殷嘉登(1960)。美的體驗和美的對象,哲學與現象學。廿一研究成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