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淺析電子體適能護照之實用性--以國立交通大學為例
書刊名:交大體育
作者:巫慧萍廖威彰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4
頁次:頁80-88
主題關鍵詞:體適能護照紙本體適能護照電子體適能護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黃啟煌(19990800)。推行大專學生之體適能護照有感。大專體育,44,20-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德海、陳彦君、連惟昱(2004)。教育部「體適能333」政策對於大專女生心肺功能之影響--以遠東技術學院四技一年級女學生為例。遠東學報,20(4),817-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榮廷(20020800)。中華醫事學院虛擬體育環境之內容及設計。大專體育,61,80-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錦文(20000800)。體適能護照測試活動實施狀況的體察與省思。高中教育,13,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幸珠、雷小娟(2001)。九十年度學生體適能護照是辦成果評估。淡江體育,4,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忠鋒(20061200)。國立聯合大學學生體適能護照實施成效分析。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4),115-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秀惠、劉有德、雲春萍、卓俊辰(20051200)。數位學習在大學體育課的實施成效--健康體適能虛擬教室。臺東大學體育學報,3,125-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幸珠(20030300)。淡江大學實施體適能護照計畫之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4,117-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ignite, M. A.、Echtemacht, L. J.(1992)。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mputer literacy levels of prospective educators。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24(3),381-391。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明溥、卓俊辰、劉有得(2000)。體育課程網路化非同步遠距學習發展計晝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1999)。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學校行政主管體能教育研習會報告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uckworth, J.、Dishman, R. K.(2002)。Exercise Psychology。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