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君勱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起源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翁賀凱
作者(外文):Weng, He-kai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08
頁次:頁60-69
主題關鍵詞:張君勱民主社會主義德國革命俄國革命社會主義社會所有混合經濟社會改造五四時期留歐期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翁賀凱(2007)。「國家社會主義下之計劃經濟」--張君勱1930年代的社會主義思想論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8),7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立齋(1928)。1919年至1921年旅歐途中之政治印象及吾人所得之教訓。新路,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君勱(1920)。德國新共和憲法評(二續)。解放與改造,2(1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君勱(1921)。社會所有之意義及德國煤礦社會所有法草案。改造,3(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君勱(1920)。德國新共和憲法評(一續)。解放與改造,2(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君勱(1920)。讀《六星期之俄國》。改造,3(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君勱(1920)。德國革命論。解放與改造,2(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君勱(1930)。德國新憲起草者柏呂斯之國家觀念及其在德國政治學說史上之地位。東方雜誌,27(24),6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翁賀凱(2008)。張君勱憲政民主思想的起源--以《穆勒約翰議院政治論》為中心的考察。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8),72-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翁賀凱(2008)。戰後張君勱的社會主義新思考。史學月刊,2008(6),62-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君勱、張東蓀(1920)。中國之前途:德國乎?俄國乎?。解放與改造,2(14),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翁賀凱(2007)。張君勱憲政民主思想的德國淵源--以「法治國」(Rechtsstaat)觀念為中心的探討。海峽兩岸紀念夏道平先生100周年冥誕學術研討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研究所。114-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君勱(1938)。立國之道。桂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艾克、高年生、高榮生(1994)。魏瑪共和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永流(2002)。法治四章--英德淵源,國際標準和中國問題。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嘉森(1922)。新德國社會民主政象記。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君勸(1988)。社會主義思想運動概觀。臺北: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君勱(1922)。德國工務會議法之成立及其施行情況。新德國社會民主政象記。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和森(2005)。蔡林彬給毛澤東 共產黨之重要討論(1920年9月16日)。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晚清至民國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