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縣市高中職運動員對運動禁藥之教育需求研究
書刊名:國北教大體育
作者:林淑芳陳漢瑛 引用關係楊忠祥 引用關係闕月清 引用關係曾玉華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52-66
主題關鍵詞:運動員運動禁藥教育需求高中高職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32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台北縣市高中職運動員之運動禁藥教育現況,並探討台北縣市高中職運動員對運動禁藥之教育需求及意見。以台北縣市公私立高中高職附設體育專班學校之體育班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採叢集抽樣,取樣8所學校,共施測459人,得有效問卷398份,其中台北市137人,台北縣261人。本研究採橫斷式調查研究設計,研究工具為「運動禁藥教育需求」量表,先經焦點團體訪談法,篩選出顯著的運動禁藥教育意見,以作為擬定此結構式問卷之依據。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進行資料分析,其中有6位(1.5%)運動員曾經使用過運動禁藥(均為使用類固醇)。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運動禁藥教育現況方面: 1.有65.3%的高中職運動員對運動禁藥「不清楚(半知半解)」,更有29.4%的高中職運動員對運動禁藥「完全不知道」;2.有62.3%的高中職運動員「不曾接受過」運動禁藥課程,僅4.3%的高中職運動員「曾參加」有關運動禁藥專業課程或講習。 二、在運動禁藥教育需求及意見方面: 1.九成學生「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教育部或體委會在運動禁藥的宣導或教育活動;2.七成學生「不曾收到」有關運動禁藥宣傳手冊或宣傳單;3.將近四成學生對運動禁藥宣導成效之評價為「很差」;4.「教練」是主要獲取有關運動禁藥之訊息管道;5.四成學生認為師長或教練上課「完全沒有」提及運動禁的議題;6.「運動禁藥知識」是最需要加強項目;7.「影片欣賞」是最感興趣的教育方式;8.「明星(包括運動明星)或公益人物」是最引起興趣之授課人選;9.「加強相關教育」是落實運動禁藥預防之最有效方法;10.「教練主動宣導」是宣導運動禁藥最有效方法。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供實務應用與未來研究參考。
期刊論文
1.莊鑫裕、林銘祥(20041200)。台灣地區大專運動員運動禁藥管製之調查:2000年及2004年的比較。台東大學體育學報,2,177-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oldberg, L.、Elliot, D.、Clarke, G. N.、Mackinnon, D. P.、Moe, E.、Zoref, L.、Green, C.、Wolf, S. L.、Greffrath, E.、Miller, D. J.、Lapin, A.(1996)。Effects of a multidimensional anabolic steroid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The adolescents training and learning to avoid steroids Program。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76(19),1555-1562。  new window
3.Laure, P.、Lecerf, T.、Friser, A.、Binsinger, C.(2004)。Drugs, recreational drug use and attitudes towards doping of high school athle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5(2),133-138。  new window
4.Laure, P.、Thouvenin, F.、Lecerf, T.(2001)。Attitudes of coaches towards doping。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Physical Fitness,41(1),132-136。  new window
5.Laure, P.、Lecerf, T.(1999)。Prevention of doping in sport in adolescents revaluation of a health education base intervention。Arch Pediat,6(8),849-854。  new window
6.Scheier, L. M.、Newcomp, M. D.、Skager, R.(1994)。Risk protection and vulnerability to adolescent drug use:Latent-variable models of three age groups。Journal of Drug Education,24(1),49-82。  new window
7.李後政、呂學冠(20050500)。武術散手運動員禁藥使用之探討。體育學系(所)刊,5,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玉華(20040800)。我國競技運動員及教練對運動禁藥與教育宣導研究。北體學報,12,2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鑫裕、林銘祥、姜金龍(20040900)。青少年運動員運動禁藥管制知識之初步調查--以2003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為例。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107-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玉華(20051200)。運動禁藥的認知與應用研究--以我國競技運動員及教練為例。北體學報,13,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皮友華(2004)。優秀運動選手使用運動禁藥之行為意圖及影響變項--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永富(2003)。民國九十年全國大專、中學運動會得牌選手運動禁藥認知調查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淑芳(2007)。臺北縣巿高中職運動員學生對預防使用運動禁藥的知識、態度、行為、自我效能及藥物教育需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美如(2003)。運動禁藥知識測驗之編製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金桂(1982)。青少年藥物濫用與犯罪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美智(1990)。運動與禁藥。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The U.S. Anti-Doping Agency(2004)。2004 USOC Anti-Doping Policies,http://www.usantidoping.org, 2006/08/01。  new window
2.The World Anti-Doping Agency(2006)。2006 Prohibited List,http://www.wada-ama.org/en/prohibitedlist.ch2, 2006/08/01。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惠珀(1997)。運動員如何濫用藥物。藥物濫用與防治。臺北:橘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元民(1998)。競技運動與錦標主義。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 政策與思想篇。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