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英庚款會的生產建設事業--以水利與工業為例
書刊名:國史館學術集刊
作者:周琇環
作者(外文):Chou, Hsiu-hua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8
頁次:頁1-48
主題關鍵詞:中英庚款會導淮工程李儀祉溫溪造紙廠首都電廠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ndemnity Funds Remitted by the British GovernmentThe channelizing of the Huai RiverLee Yi-chiWenxi Paper CompanyCapital Electricity Pla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王樹槐(1991)。首都電廠的成長,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293-3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樹槐(1992)。江蘇武進戚墅堰電廠的經營,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琇環(2003)。中英庚款會的文教事業。國史館學術集刊,3,63-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家驊(1941)。中英庚款十年來管理概況。圖書月刊,1(4),55-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詠霓(1933)。黃河的警告。獨立評論,6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復聖(1989)。國民黨政府時期導淮委員會和導淮工程。民國檔案,1989(3),104-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哲明(1935)。導淮入海工程之現階段。東方雜誌,32(15),4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寅亮(1923)。導淮問題的研究。東方雜誌,20(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13)。張謇導淮計畫宣告書。東方雜誌,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謙平(1988)。試論抗戰以前南京國民政府的交通建設。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會欣、劉冰(1988)。抗戰初期國民政府財政金融政策述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亦芳(1988)。中國電氣事業的發展(1882 1949),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公昭(1987)。張人傑與中國革命建設(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琇環(1998)。中英庚款的退還與運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麗生(1985)。淮河流域的水利事業(1911-19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朋園、沈懷玉(1987)。國民政府職官年表。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仲揆(1984)。中國現代化先驅─朱家驊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百先、章光彩(1979)。中華水利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oble, Parks M., Jr(1991)。金權與政權,江浙財團與國民政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進金(1997)。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六年)。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玉法(1979)。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雲漢(1985)。中國近代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廉(1971)。評述沈宗瀚「中國農業科學化之開始」。艱苦建國的十年:民國十六年至民國二十六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1)。革命文獻(第二十九輯)。革命文獻(第二十九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1)。革命文獻(第五十三輯)。革命文獻(第五十三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琇環(1992)。中英庚款史料彙編(上)。中英庚款史料彙編(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薛光前(1971)。序。艱苦建國的十年:民國十六年至民國二十六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家驊(1977)。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概況。朱家驊先生言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儀祉(1938)。十年來的中國水利建設。十年來的中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煥庸(1947)。兩淮水利。兩淮水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儀祉(1967)。李儀祉全集。李儀祉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肇經(1939)。中國之水利。中國之水利。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樹槐(1986)。蔣中正先生與導淮事業。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全國經濟委員會工作報告。革命文獻(第三十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編寫組(1984)。黃河水利史述要。黃河水利史述要。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宋希尚(1965)。水利論叢。水利論叢。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辦公廳宣傳處(1955)。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80)。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水利建設(3)。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水利建設(3)。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國史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組(1993)。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綱文備覽(第4冊)。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綱文備覽(第4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戴子莊(1990)。中國水利述評。中國水利述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經濟計畫委員會(1979)。抗戰前之中央水利建設(26年2月1日)。革命文獻: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水利建設(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86)。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宋希尚(1965)。國父對我國水利建設之方針。水利論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宋希尚(1965)。黃河水文。水利論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宋希尚(1965)。實業計畫中黃河水利。水利論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宋希尚(1965)。黃河堵口經驗談。水利論叢。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吳元黎(1971)。中國工業發展和經濟政策。艱苦建國的十年:民國十六年至民國二十六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1)。中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府建設委員會工作報告。革命文獻(第二十九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歷年財務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民國26年度歲入歲出概算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Treasury to Foreign Office。  new window
4.財政科學研究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2)。民國外債檔案史料,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本會會務摘要:中英庚款管理及運用之節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歷年財務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庚款、籌劃工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導淮工程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福河工程實施(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借款保委會財務雜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借用庚款保管委員會成立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導淮委員會委員章程暨廢田還湖導淮徵放船閘費辦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河水利委員會會議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央機器廠借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建設委員會借款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敦偉(1938)。十年來的中國工業。十年來的中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