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文字特性分析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王忠仁
作者(外文):Wang, Chung-je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5
頁次:頁527-550
主題關鍵詞:馬王堆縱橫家帛書隸變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2
西元一九七三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郊,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一批極爲珍貴的簡帛,帛書是出土文獻爲我們保留了二千多年前當時人們實際的用字情況,可避免傳世文獻失真的缺失,而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是其中一篇極具代表性的古隸,其抄寫年代應在劉邦卒年(西元前一九五年)之後,惠帝卒年(西元前一八八年)之前,正值隸變激烈的時期,結構上隸變的痕跡非常明顯,是件價值很高的書法藝術品。秦朝的統一文字法令雖然較爲嚴酷,但秦朝國祚較短,所以已經熟悉自己文字寫法的楚人,或多或少會留下一些自己文字的使用習慣,尤其是那些抄本較早的本子更是如此。馬王堆漢墓所出簡帛書籍多爲楚人著作,即使不是楚人著作也均當爲漢初或更早一些的楚人抄寫,所以其中所保留的楚國古文遺跡自然較多。本文試著將全篇帛書一萬一千餘字,先以高解析掃瞄數位化處理,再逐字建檔,建立成方便檢索稽查的電子字典,再配合戰國古文字典的輔助,希望能探討此帛書在文字運用上的時代特色,分別從:六國古文的遺緒、文字隸變的情形、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及錯別字等六個方向,來分析此帛書的文字特性。
期刊論文
1.伍宗文(1991)。通假字和通假字表稿。辭書研究,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裕民(1981)。馬王堆漢墓帛書抄寫年代考。考古與文物,1981(4),99-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進忠(2000)。書法的基本要件及其藝術創作發展的限制。跨世紀書藝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華書道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常喜(2007)。馬王堆簡帛古文遺跡述議。中山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引之(1985)。經義述聞.通說下。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雲燕(2006)。馬王堆漢墓帛書通用字研究。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裘錫圭(199504)。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立偉(2002)。睡虎地秦墓竹簡通假字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