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中日戲劇《忠義士豫讓吞炭》與《景清》的忠義意涵
書刊名:藝術論文集刊
作者:呂孟嫻
作者(外文):Lu, Meng-hsie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2
頁次:頁155-171
主題關鍵詞:元雜劇楊梓淨琉璃近松門左衛門忠義Yuan ZajuYang ZiNingyo Johruri Bunraku Puppet TheaterChikamatsu MonzaemonLoy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50
期刊論文
1.姚一葦(19750900)。元雜劇中之悲劇觀初探。中外文學,4(4),52-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園園(2004)。通往歷史的暗河-墨家俠義精神遐想。重慶郵電學院學報,88 - 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群(2006)。近松門文學中的武士道和侵華意識。日本學刊,2006(1),12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月梅(2007)。近松門左衛門的藝術世界。日本研究,2,76 - 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裕敏(2002)。從 《 史記 • 刺客列傳 》 看戰國時刺客的精神特徵。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7,6 - 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小岩(2006)。淺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日本問題研究,2,51 - 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婁貴書(2003)。武士道嬗遞的歷史軌跡。貴州大學學報,22,76 - 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文樹(2003)。<楊梓生平辨補>。《 殷都學刊 》,66 - 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立海(2006)。<淺論司馬遷的俠義精神>。《 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 》,23,69 - 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銳(2006)。〈 春秋戰國時期“俠”的政治依附性>。《 江淮論壇 》,23,138 - 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仲庚(1994)。忠義之道與傳統文化。零陵師專學報,3,39 - 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隋樹森(1959)。元曲選外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東蘭等(2006)。淨琉璃的世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司馬遷著(1937)。史記(下)-宋慶元黃善夫刊本。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作人(譯)(2001)。平家物語。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桐壽著(1920)。樂郊私語。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彥君、廖奔著(2005)。中外戲劇史。桂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稻孫(譯)(1998)。近松門左衛門作品選/井原西鶴作品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