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墨林今話》的編輯看明治初年中日書畫圈的往來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作者:賴毓芝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Yu-chih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7
頁次:頁197-230+234
主題關鍵詞:中日交流晚清繪畫蔣寶齡蔣茝生墨林今話Sino-Japanese interactionsLate Qing Chinese paintingJiang BaolingJiang ZhishengMolin jinhuaCritique on the present forest of ink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247
《墨林今話》與其續編可說是研究乾隆到道光年間畫史最重要的材料。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不同於很多中國畫史著作多輾轉抄錄前人說法,此書中所著墨的畫家及其生平、事蹟、作品、詩作等多來自作者蔣寶齡與其子蔣 生之交遊與一手見聞。其中收錄的畫家多達一千餘人,雖然稍晚的李修易與近代學者余紹宋都認為其有「濫入」之虞,然而卻是此種地毯式的「濫入」,保留了很多也許以正統畫史觀之不足採錄的難得史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早自咸豐二年(1852)的初版中,不但蔣寶齡就紀錄了兩名日本書畫家——木下相宰與木下隆恆,蔣 生在其續編中更加上安田老山與伊原愛夫婦的事略,而其後的不同版本中對於日本畫家也多有增補。   1852年初版之際,日本還處於鎖國狀態,蔣寶齡與蔣 生如何獲得這方面的訊息?而之後的再版又如何增加其餘的日本畫家資訊?相信對這部分資料的進一步探討不只對於我們了解日本開國之初中日的往來提供了一個窗口,而其中的增補改動很可能也會提供我們一個分析此中日交流擴張關鍵時期之發展。因此,本文將以《墨林今話》的編輯與其再版為中心,試圖重建江戶末明治初年中日書畫圈的往來與認識。
期刊論文
1.岩生成一(1953)。近世日支貿易に関する数量的考察。史學雜誌,62(11),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鶴田武良(1986)。鐵翁.逸雲.湘帆について。國華,1098,4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鶴田武良(1981)。陳逸舟と陳子逸─來舶畫人研究四。國華,1044,3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源吉。鐵翁?逸雲。長崎叢談,27,18-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山岡泰卷造(1973)。橋本コレクション來舶畫人關係資料。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11,5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神野雄二(2006)。日本印人研究:小曾根乾堂の生涯その系譜。熊本大学教育学部紀要(人文科学),55,231-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宮崎修多(1996)。茗醼圖誌時代。文學,7(3),33-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橋博巳(1997)。長崎の田能村竹田。江戶文学,17,18-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陰里鐵郎(1993)。川原慶賀と長崎派。日本の美術,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捷(2001)。岡田篁所の《滬吳日記》について。日本女子大學紀要人間社會學部,11,231-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志綱(2004)。蔣寶齡與《墨林今話》,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太田勝也(2000)。長崎貿易。東京:同成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駿富(1985)。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東亞同文會(1968)。對支回顧錄。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山脇悌二郎(1964)。長崎的唐人貿易。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捷(2003)。明治前期日中學術交流の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沖田一(1943)。日本と上海。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長崎縣立美術博物館(1998)。唐繪目利と同門。長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紹宋(1969)。書畫書錄解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盧輔聖(1998)。中國書畫全書(12)。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田中加代(1993)。広瀬淡窓の研究。ぺりか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溫肇桐(1984)。蔣寶齡。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潘曾瑩(1985)。墨緣小錄。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岡田篁所(1872)。滬吳日記。滬吳日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清)葛元煦(1878)。上海繁昌記。上海繁昌記。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大庭耀(1928)。畫憎鐵翁の逸話。長崎隨筆。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上海出版志編纂委員會(2000)。1843-1949年上海出版機構一覽表。上海出版志。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井敬所(1966)。日本印人伝。日本の篆刻。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太田勝也(1992)。鎖國時代長崎貿易史の研究。鎖國時代長崎貿易史の研究。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古賀十二郎(1969)。長崎畫史彙傳。長崎畫史彙傳。長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成田山書道美術館(2006)。近代文人のいとなみ。近代文人のいとなみ。京都:淡交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西村天囚(1911)。學界乃偉人。學界乃偉人。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竹谷長二郎(1981)。文人畫家田能村直田。文人畫家田能村直田。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東亞同文會(1968)。安田老山。對支回顧錄(下卷)。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涉谷區立松濤美術館(1986)。中國の繪畫─來舶畫人:特別展 橋本コレクション。中國の繪畫─來舶畫人:特別展 橋本コレクション。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偉雄(1999)。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中國初代駐日公使團の異文化體驗。文人外交官の明治日本:中國初代駐日公使團の異文化體驗。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藤崎濟之助(1937)。臺灣史と樺山大將。臺灣史と樺山大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Fogel, Joshua A.(2007)。Prostitutes and Painters: Early Japanese Migrants to Shanghai。Migration in History: Human Migr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Rochester。  new window
其他
1.(清)蔣寶齡(1975)。墨林今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蔣寶齡。墨林今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修易(1984)。小蓬萊閣畫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振麟(1935)。當湖歷代畫人傳,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陳文述(1985)。畫林新詠,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逸(1978)。海上墨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清)蔣茝生(1985)。墨林今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清)蔣茝生(1998)。墨林今話,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清)蔣寶齡。琴東野屋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毅(2007)。長崎清客與江戶漢詩:新發現的江芸閣、沈萍香書簡初探。日本漢詩論稿。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