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智能障礙者在撞球運動使用輔助器材之技能成效探討
書刊名:文化體育學刊
作者:賴清財張泰榮蘇俊賢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6
頁次:頁69-71
主題關鍵詞:撞球體適能智能障礙輔助器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由於現今社會中,智能障礙者參與運動方面的人口為數極少,有鑑於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青少年智能障礙者在撞球運動中使用與未使用輔助器材,在整個學習過程後,撞球技能的改變情形。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週末體適能撞球休閒班的學員,共十二名。於首次開課前,隨機分為控制組六名(未使用輔助器材)和實驗組六名(使用輔助器材),實驗期間為三個月共計十堂課,以進球數為依變數,比較樣本在撞球技能上的差異。所測得之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相依樣本t檢定,顯著水準α=0.05。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輔助器材,對於青少年智能障礙者撞球運動技能有顯著的幫助(t=23.32, p<.05)。對於整個學習過程不但有明顯的幫助外,融入其他輔助器材對於青少年智能障礙者也能增加參與互動的時間與專注能力。
學位論文
1.林偉仁(1998)。彰化啟智學校學生體適能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asly, C. R.(1980)。The Effects of A Jogging Program on The Cardiovascular Fitness And Work Performance of The Mentally Retarded Adult(博士論文)。Utah University。  new window
3.Shapiro, D. R.(1995)。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Among Adolescent Male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Basketball, Boys)(碩士論文)。Michigan University。  new window
4.賴秋進(2006)。適應體育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innick, J. P.(2000)。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Versa Press。  new window
2.王保進(2006)。英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卓俊辰(1986)。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