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二元對立到梵我合一--論泰戈爾、甘地與印度哲學對王白淵思想的影響
書刊名:臺灣史料研究
作者:簡素琤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3
頁次:頁86-108
主題關鍵詞:王白淵文學思想泰戈爾甘地印度哲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26
期刊論文
1.郭誌光(20041000)。「真誠的純真」與「原魔」--王白淵反殖意識探微。中外文學,33(5)=389,129-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白淵(19431108)。府展雜感--藝術的母胎。台灣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蘇維霖(19240711)。泰戈爾在東南大學之演講。臺灣民報,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雅惠(20030500)。詩畫互動的異境--從王白淵、水蔭萍詩看日治時期臺灣新詩美學與文化象徵的拓展。臺灣詩學學刊,1,27-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莫渝(20011000)。嗜美的詩人--王白淵論。臺灣文學評論,1(2),85-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梵澄(1995)。五十奧義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白淵、陳才崑(1995)。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白淵(19270519)。吾們青年的覺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81)。1912年霍普特曼。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台北市:九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1)。1913年泰戈爾。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台北市:九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1)。1915年羅曼羅蘭。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台北市:九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昶雄、陳才寛(1995)。「王」姓儒生•「白」色遭遇•「淵」底生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市:彰縣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巫永福、陳才崑(1995)。緬懷王白淵。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市:彰縣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