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震災害之紀念重建與文物徵集--以921地震教育園區為例
書刊名:檔案季刊
作者:吳德棋
作者(外文):Wu, Der-chyi
出版日期:2009
卷期:8:3
頁次:頁32-43
主題關鍵詞:921地震地震博物館防災教育文物徵集Chi-Chi earthquakeEarthquake museumDisaster prevention educationArtifact acquis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臺灣地區位處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之縫合帶上,自1897年日治時期於臺北測候所裝設地震儀以來,迄於2009年發生10次重大地震,921集集大地震更是臺灣百年以來損失最大的地震,地震後為了紀念、反省及防災教育,而興建921地震教育園區,以保存地震原址、記錄地震史實,並提供社會大眾及學校有關地震教育之活教材,以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從而建立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地震工程館、影像館、防災教育館及重建館,並同時逐步進行文物物件徵集充實館藏,以活潑化方式推廣科學及防災教育,配合期程進行特展展品更新,以期防災救災觀念落實於生活中,增進社會對於地震之反應能力。
圖書
1.教育部(2001)。教育部921災後重建成果--建921地震教育園區。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重光(2004)。96公里的錯動車籠埔斷層與921大地震。台北:秋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金田(2000)。921集集大地震救災紀實。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黃文曲、臺灣文獻館(2006)。九二一震災重建經驗。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